第三百四十三章 友情若水

    第三百四十三章 友情若水 (第3/3页)

,特别是在上学期间,每个月的基本工资都得用于养家糊口,他们在校其间的生活标准,结果可想而知,虽然有点补贴,但还是捉襟见肘。

    刘新家的兄弟多,二哥家的男孩和三哥家的女孩,都是省体工队的队员。男孩子是搞吊环、自由体操;女孩子是高低杠和平衡木,成绩均在全国前五。

    在周末的时候,兄妹两人常常结伴看望小叔,看到他的学生生活这么艰苦,回队后号召师兄师妹们,把每周发的饼干、巧克力、奶粉等剩余营养品都收集起来,送给小叔。

    这在当时,毫无疑问成了刘新和槐栋补充营养的奢侈品。就这样,两年同甘共苦的学生生活,成为他们的感情纽带。以至于时至今日,两人依然使用当时称呼,一个叫新老弟,另一个喊栋兄,常常还会谈起在学校期间发生的各种糗事趣闻,以及孩子们送的那些剩余营养品,那些留在他们记忆中的味道……

    槐栋高高瘦瘦,带着一付老式的近视眼镜,据说他是名人之后。由于出身在南方,他说话的语速比常人快上几个音节。他的特点是,不管与谁说话,都是直视对方,让你可以感到他的坦荡和真诚。

    槐栋的脾气急躁,办事直接,为人正派,敢做敢当,有自己的行事风格和原则。这一点,他们两人很相似。为此,他们两个还开过玩笑说,这是他们兄弟家的遗风。两人不抽烟不喝酒,不唱歌不跳舞,也不善交际。

    刘新知道,槐栋和自己一样,这些年来,除了工作关系,他与企业老板也是保持着一定距离。在东鲁政经场上的人都知道,凡是送给槐栋的礼物,即使是土特产品,也不能超过二百元钱。否则,他会让司机原物退回。即使是刘新,每年也不过是送去两箱他喜欢吃的国光苹果而已。

    由于槐栋坚持原则,不讲情面,行事严厉,每当他到基层检查工作或者开会时,辖区内的地方官员们,在私下里常常调侃说,又要“怀”天了。

    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槐天的刘新,他想不出李建国是通过什么关系,以什么方式说服槐栋出马助阵的。也许今天晚上,我应该打个电话给栋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