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龟兹?库车!

    第二百六十九章 龟兹?库车! (第2/3页)

    饼套在脖子上什么的,多傻的行径!

    卖馕的少数民族大姐姐和小哥哥,一脸懵逼的看着顾淼努力的在馕中间掏出一个洞,然后试着把头伸进去。

    先掏小了,顶在头上好像墨西哥大草帽。

    再试了试,终于成功,

    他赶紧自拍了一张,把照片发给沙蓓蓓后,马上把馕从脖子上拿下来,幸好没有被别人看见,反正这些朴实的少数民族同胞就算议论他,他也听不懂。

    “妈妈!我也想跟这个叔叔一样玩!”刚刚那几个游客竟然没有走!那个身子还没有馕大的小屁孩还在。

    小屁孩的妈妈说:“不行,你戴在脖子上也会饿死的。你连转都懒得转一下。”

    顾淼飞快的钻进车里逃走,真是太丢脸了……

    在西域吃了这么几天之后,就算是不挑食的顾淼,也觉得这里的食物着实单调了些。

    “当年你们这里也是这么少的蔬菜吗?气候这么干,对人类太不友好了。”顾淼看着拌面盘子里的老三样:洋葱、青椒羊肉。

    虽说吐槽中医的人一直在鄙视“上火”这个词。

    但是,现在顾淼觉得自己的喉咙里,真的有一股火焰直往外蹿,

    人中部位泛红,隐隐起了一个燎泡。

    中医理论是:心火上沿,心脉延伸到舌头底部。

    西医理论是:“羊肉含脂肪多,以饱和脂肪酸为主,代谢过程中容易诱发炎症反应。”

    总之,就是非常不愉快的感觉。

    “以前我们这边的牧民,就早上吃的好一点,中午在外面放羊的时候,就带一块馕一壶奶茶,就是一顿了。”

    听起来还行,有主食有维生素,虽然含量不如直接啃菜来得高,聊胜于无,还有蛋白质和盐份,营养竟然还挺全面。

    再聊起天气问题,如同不能理解为什么走出非洲的人类,竟然会跑到空气稀薄的雪域高原一样,顾淼也不能理解,好好的人类,为什么会死守着如此干旱的地方不放,

    如果都是因为地下有丰富的资源,也能理解,比如中东地区,

    或者说是为了愉快的犯法,比如拉斯维加斯,

    虽然有水草丰茂的地方,但是戈壁附近也有人住,连处理过的自来水都是咸的,到底图个啥啊?

    司机:“以前罗布泊还有很多水的!一九七几年才干的,古代出了玉门关到哈密,是坐船!那里有大海道。”

    顾淼震惊了,不能吧,什么年代有这么大的水?都有海盗了?

    扬着小黑旗,旗上画着骷髅的那种?

    司机:“道,是道路的道。哪能有海盗啊,最多叫水匪。”

    顾淼还是继续沉思,汉代博望侯张骞也没提过他是坐船出去的啊?

    汉代时的罗布泊有码头这事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且现在也有木头留下的遗址,

    可是玉门关到哈密,唐代《西洲图经》里说的是:

    “大海道。右道出柳中县,东南向沙州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人行迷误,有泉井咸苦,无草。行旅负水担粮,履践沙石,往来困弊。”

    顾淼认真的沉思了许久,忽然领悟到:“这司机,不会是把沙漠的代称‘瀚海’给当成真的大海了吧?”

    再继续听他往下吹,果然,这个司机的知识储备量的确是有点问题的。

    他说当初唐僧西行求法,带了五百弟子出长安,最后到了高昌,就只剩下了十几人。

    顾淼:“等等,《西游记》里,唐僧是四个弟子,真实的唐僧取经是偷渡,只身一人溜出去的,这五百弟子……是什么版本的故事?”

    司机一脸的鄙视:“像他这样的高僧,怎么可能是偷渡出去的?他要是偷渡出去的,那还怎么回长安?”

    顾淼:“……”

    谁知道唐太宗抽抽啥,

    偷渡说是因为当时想要跟突厥干架,所以禁了边防,“有诏不许”,谁都不让走,

    唐僧一个人兜了个圈圈,

    一路上遇到了各种循私放人的守边州官,于是就蹿到天竺去了。

    等唐僧在天竺打出了名声,决定回家,在洛阳得到了李世民的亲切接见,李世民还亲切的问:“你当初西去为什么不告诉我呀?”

    唐僧回答:“打了N份报告,老大你不报,我有什么办法,我也很绝望啊。”

    然后两人就愉快的假装禁令这种事情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只是公文流转的时候出了一点小纰漏。

    该安排译经安排译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