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意料中的失利

    第2章 意料中的失利 (第3/3页)

别喊了,她去包公殿拜菩萨去了。”

    “怎么又去了,明知道我今天回来,居然不在家等我,一点都不喜欢我。”陈丽丽嘟着嘴发牢骚。

    陈子山笑道:“妈就这点爱好。”

    “说的是。”陈建国附和了一句,又交代说,“中午的饭菜还有,你们自己弄点吃的,我先去店里。”

    “我陪你去。”

    “你去做什么?”

    “去瞅瞅!”

    “那先吃点饭,我等你。”

    “不饿。”

    陈子山拉开小四轮副驾,坐上去,又摇下车窗玻璃,朝走进厨房的陈丽丽喊话:“姐,我跟爸去店里,你先吃,不用等我。”

    “知道了。”

    ……

    所谓的店,是一家小型的五金店,平日里都是陈建国和妻子一块儿管,不过陈建国还有一门手艺,就是木工。

    陈建国是新塘附近远近闻名的木匠,时不时就会有打造家具、门房、橱柜、衣柜等需求的熟人找上门,生意好时,一年可以做好几个月。

    不过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养家糊口有余,发家致富不足。

    陈家就依靠着小五金店和陈父的这一门手艺,才确保一家四口衣食无忧,还能盖起一栋崭新的楼房。

    真正说起来,陈家的经济条件中等,大钱没有,小钱不缺,生活没什么波折。

    这是在陈子山大学前,大学后,陈家开始起了变化。

    变化先甜后苦。

    前世,陈父在2000年年初,把镇上的五金店转让,又找亲朋借款凑齐10万资金,跑到临州西开了一家铝合金门窗店。

    这是陈建国两口子商量的结果,理由是陈子山前世就读的大学就在那边,只可惜了那一门木工手艺,就此抛弃,一辈子都没有捡起来。

    事实上,这一次转行的效果相当不错,陈建国凭借铝合金门窗店,四年多时间就积累了200多万的资产,在新塘一带小有名气。

    2003年,萧然区规划临江新城,成立了一个临江工业园区。

    2004年,陈建国盘掉城西的铝合金门窗店,回到新塘,在临江工业园区批了一块地,转行做起了化纤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