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陈建国的展望

    第26章 陈建国的展望 (第2/3页)

实没耽误,我让吴天在帮我做一些简单的推板和锯木的工作,这几天差不多能好,我再去负责设计组装就成。”

    吴天是陈建国新收的徒弟。

    到现在为止,陈建国总共收了三个徒弟,前两个徒弟早早地就已经出师,最后一个徒弟在年前收的,目前功夫还没完全学到家,所以跟在身边。

    陈子山当然知道吴天的存在,前世陈建国的三个徒弟,在师傅创业期间都帮过不少忙,碰到最艰难的时候,都是不离不弃,很多熟识的朋友都开玩笑似地羡慕,说你这个唐僧找了三个好徒弟,这辈子也值了。

    想到此,陈子山突然说道:“爸,你的木工手艺那么好,如果去临州开店,那十有八九会搁下,放弃掉是不是有点可惜?”

    陈建国一愣,显然是没有去考虑这个问题,所以被陈子山问得一时答不上话来,过了半晌才点头说:“真要开店,那就只能搁下了,以后看情况,如果生意不好,说不定又要捡起老本行过日子。”

    陈母说:“开店应该不差。”

    陈建国瞧着陈子山似乎有话就说,便把小竹椅搬近一些,凑到吊扇下歇凉,然后说:“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陈子山在矮板凳上挪了个圈,转过来面对陈建国:“我是在想,您这一门手艺十里八乡都有名气,那如果扩大到全萧然、全临州、全省或者全国,你说是不是也可以?”

    陈建国被自己儿子的想法逗笑了,呵呵乐道:“不同的地方,喜好和做法都是不一样的,我做的橱柜衣柜适合咱们萧然,不一定适合全省甚至全国。”

    陈子山说:“大体应该差不多吧,潮流可以引领,标准可以制造。”

    引领潮流,制造标准。

    这想法说好听点是大气,说难听点就是吹牛皮不打草稿。

    不过陈子山并不是开玩笑,语气虽然不怎么肯定,但是实际上在他心里,却是知道这一行是可以做出成绩来的。

    在前世,萧然就有一家以橱柜起家的公司,并且离陈子山家不远,后来回想起来,陈建国其实也颇为遗憾,经常感叹说,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