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忽悠的意外效果

    第150章 忽悠的意外效果 (第2/3页)

没出声,陈子山的言辞说到了互联网经济产生泡沫最严重的环节,这一点仍然与公司内部的分析们所言基本一致。

    他对陈子山的话并没有怀疑,自从知道对方的老师是任世平教授,瞿晓鹤就开始提高了对陈子山言辞的认可程度。

    毕竟,这些言论十有八九来自于任世平教授本人。

    事实上,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经济的产生过程,正如陈子山所说,来源于互联网经济新概念的兴起。

    那时候,M国还处于银行利息的低息期,流动资本灌入互联网这个新兴经济体,GDP的高速增长,股票市场的持续攀升,形成了纸上富贵的错觉,进而影响到很多的投资者进入互联网经济,由此而引起了持续高速的循环发展。

    但是互联网经济和所有实体经济一样,它同样是具有一个饱和度的,一旦达到或者超过这个饱和度,这种病态的发展势必会引起国家的注意,最终的结果就是宏观调控开始起作用。

    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就是如此,它起源于低息期,终止于高息期,市场调控的结果,就是大部分互联网企业破产重组,挺过去的都是精英。

    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陈子山继续刮躁,喋喋不休一股脑儿地把自己所知的那一点可怜的见识全部倾向对面凝神细听的瞿总。

    尽管陈子山的表述有些断断续续,很多地方甚至词不达意,但瞿总利用专业的知识和扎实的根底,连蒙带猜地把陈子山想要表达的意思领悟了八九成。

    甚至陈子山表达不明的地方,瞿晓鹤都自动帮其脑补,认为这是陈子山对任世平教授的言论没有体会透彻的缘故。

    瞿晓鹤开始真正地重视起来。

    在于陈子山的描述里,着重提到了两次银行利息,一次低息期,一次高息期,而实际上,M国国内的金融调控政策现在正好从低息期过渡到了高息期。

    这其中意味着什么,瞿晓鹤自然明白,所以内心甚至有点胆战心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