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即兴演说

    第三百七十三章 即兴演说 (第2/3页)

增长令土地不够分配,可如果及时调整人均亩数,并惩治民间恶意兼并,想来也不至于如殿下所言,令赋税制度崩坏吧?更甭言府兵制无以为继之说了。”

    李沐笑道:“那就容我在孔祭酒面前班门弄斧了?”

    孔颖达摇摇手道:“坐而论道,我辈风范也。殿下但说无妨。”

    “孔祭酒所言及时调整人均亩数,并惩治民间恶意兼并,确实有效,但在沐看来,却是治标不治本。人心本贪,敢问孔祭酒还有台下诸位学子,天下有几人能拱手将已经到手的土地拱手相让?此是其一。其二,民间的恶意兼并如何定性,可有一个准则?没有准则如何让各地官府施行?如果仅凭人治,这对于官员品格的要求未免太大,敢问天下有几个官员可以做到如此刚正不阿?”

    李沐的连续提问让台下学子连连点头。

    “其实均田制确实是良政,它让隋末之后,混乱的天下迅速安定下来,这也让因战乱损失的人口得以恢复。但任何良政都有其局限性,正如均田制,它在一千万人口时,是良政,可在二千万、三千万人口时,便成了恶政。人均一百亩时可以轻松负担的赋税,在五十亩时就是苛政,在人均二十亩的时候,那就逼百姓易子而食了。”

    “而朝廷却无法降赋税,因为一旦降了赋税,相同的土地,收到的赋税却低了。为何呢?因为人口增加了,土地却是固定的。”

    孔颖达躬身道:“殿下所言有理,老夫谨受教。”

    “惭愧。”

    “殿下对此可有解决之道?”

    “没有。”李沐肯定地说道,“这个问题不在于政策的良、恶,也不在于官员的清、贪,其关键在于人口的增长。也就是说,只要人口不停止增长,土地的矛盾就一直存在,解决的方法无非二种,一是改革赋税制度,二是增加土地。”

    “改革赋税制度,说说容易,做起来则难。因为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由此带来天下动荡在所难免,严重者颠覆江山社稷。而增加土地的方法也有两个选择,一是开垦荒地、河滩、海涂等,这种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