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无上神皇(4)

    第46章 无上神皇(4) (第2/3页)

教衰弱,而印度教还没有形成,可以说正处于新旧宗教的交替阶段。

    婆罗门是个多神教,号称有三千多万神,但多数教徒只会信奉某一个神。而且教内的教义庞杂,有些还互相矛盾,不过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婆罗门教对天竺的社会结构做出一个重要的规范,那就是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的起源很早,几乎是和婆罗门教同时出现,它将所有婆罗门教徒分成四种,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其中婆罗门为祭祀贵族,刹帝利为军事和行政贵族,吠舍为农夫和客商,最后的首陀罗则是奴隶。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而且父子相传,一般来说只有同等级之人可以通婚,特别是禁止低等级男子娶高等级女子,反之则没有问题,另外最低等的首陀罗不能参加宗教生活,只能为前两个阶层终生服务,在法律上也没有任何的权益,可以说种姓制度是世界上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李宽对这个婆罗门和种姓制度一点也不陌生,前世的时候,阿三跟华夏多有争端,他很是好奇就精研了一下阿三国,顺便研究了下阿三的历史和宗教以及种姓制度,所以他很清楚这个婆罗门教是个啥玩意儿,要是按照教义上来说,婆罗门的地位比刹帝利的地位还要高贵一些,身为一国天子,婆罗门竟然想让他屈居第二位的刹帝利,简直就是一种侮辱,要不是因为婆罗门在天竺土著民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的话,他说不定会将全天竺的婆罗门寺庙给捣毁。

    等他灭掉了戒日王朝之后,他发现虽然可以用武力征服天竺,但是想要真正的统治这里,却必须借助婆罗门的力量,因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婆罗门教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天竺人的各方各面,无论思想还是行为,全都受到婆罗门教义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李宽很快想到三个办法,第一个就是实行高压统治,不管婆罗门教有什么影响,全都用暴力解决。不过这肯定还会遭到天竺土著的激烈反抗,说不定某一天他们就会被赶出去。第二个则是接受婆罗门的建议,取代原来的刹帝利贵族,承认婆罗门的超然地位,这样也不行,如果婆罗门得势,那以后自己带进来这部分汉人会被天竺蛮子同化的。

    显然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他所想看到的,他在集合了自己的谋士们好好的商量了之后,李宽和大楚王朝终于做出一个对后世影响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全面改造婆罗门,婆罗门和汉人自己的道教可以并轨发展,尽量的不触动绝大部分教徒利益的前提下,更加利于他们在天竺的统治。他搞出太极城和朱雀临城正是为了好好震慑那些婆罗门们,好让他们协助自己完成对婆罗门的改造.......

    在以珀西瓦尔为首的一批全心全意投靠了李宽的婆罗门的帮助下,一个崭新的婆罗门教在天竺出现了,在这个新的婆罗门教里,婆罗门祭司们依旧拥有很高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