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CPU自主架构

    第344章 CPU自主架构 (第3/3页)

器cpu,工控cpu和用在比指头小的传感器中的cpu。它完全免费,开源采用宽松的BSD协议,企业完全自有免费使用,同时也容许企业添加自有指令集拓展而不必开放共享以实现差异化发展。周石想要推动的就是这样一个产品,他从这款架构本身得不到任何好处,有好处的是使用它的各个公司。

    RISC-V的优点有很多,完全开源,架构简单,易于移植(如Linux系统),模块化设计,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选用不同模块的指令集,还有便于开发设计的工具链(是软件开发人员和cpu交互的窗口)。

    当周石把这些一五一十的和燕大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的主任陈旭说完之后,他陷入了很久的沉默。从逻辑上讲,这样一款产品是会有很多的企业支持,但是高科技领域的事情很难说清楚,国内高校和专家在科技届的地位和说服力不是那么明显。再说了,研究中心的资金主要靠国家拨款,谁知道上面能不能批准。国家要的是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现在有着龙芯,众志和方舟等几个国内的企业在运营。而且前不久历时四年的燕大众志“超K计划”的第一代系统芯片PKUnity-3(SK)流片成功进入批量生产。哦,忘了说,燕大众志属于陈旭管理。他有着自己的独立架构UniCore,和他们自己开发的Linux系统。

    “这件事情很难办,就算做好了对国家也没有多大好处!”陈旭委婉的拒绝。

    “这可以打破inter的垄断,可以给国内的芯片设计企业一个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现在我们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周石知道,不管是X86还是ARM对国内企业都是不公平的,哪怕ARM的架构级授权就从来没有给过华为,国内芯片这几企业要在多方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完成入围,这种任务不是一般的困难。

    “我需要对国家的资金负责,国家给我资金不是为了让我给全世界做公益事业。”陈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