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高邻

    第63章 高邻 (第2/3页)

商人讨论了一番,立刻有人客气的过来询问,想要在旁边立营。

    出门在外能够相互照应,自然是极好的。

    何况这个时代商人往来四方靠的全是信誉,其中更是不乏仗义轻财之辈。

    当初曹操起事就是卫家倾囊相助,刘备在危难的时候,也是糜竺拿出天量的财产,助他东山再起。

    在得到这边众人的许诺之后,商人们将载满货物的大车,推下大路开始立营。

    这些人做事显然很有法度,不但营地安置的整齐有续,还挖了壕沟,做了简单的防御。

    在征得了诸葛亮这边的同意之后,他们壕沟也把这一片营地包在了一起。

    既然彼此相依,这也算是来自商人们无声的回报。

    诸葛兄弟和庞季、潘濬都对这些商人颇有好感。

    对这些人的来历身份,也颇多猜测。

    商人们的动作极快,赶在天黑透之前就把营地立好,随即大团的篝火燃起,煮起了晚饭。

    诸葛家这边也开始用餐。

    如今的诸葛兄弟除了钱多,一无是处。因此用具虽然不惹眼,但是吃的东西,都是从穰县采购的极好之物。

    除了各色糕点,山珍时蔬,还有从行李上拖下来的一整条鹿。

    诸葛亮热情的把自己小舅子黄叙招呼了过来。

    黄叙虽然对诸葛亮的仇恨值不低,但是半大小子,终究是熬不住美食的诱惑。

    黄叙一边嚷着“不欠情”,一边吃的满嘴流油。

    饭过五味,就见商人营地那边出来个读书人模样的家伙。

    他一身长衫,脸颊白净,笑微微的提着一坛酒。

    诸葛亮瞧瞧来人,再瞧瞧吃饱了抄着手,一脸满足对着火堆打盹的庞季。

    这错乱感,商人像是读书人,读书人倒像是商人了。

    来人见众人都看他,笑着一拱手,“在下洄湖杨颙,见过各位贤达。”

    “哎哟。”正迷糊着的庞季醒了,他笑嘻嘻的站起来招呼,“居然还是高邻。”

    这下众人不敢再把杨颙当成寻常商人来看了。

    一个个纷纷起身。

    杨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