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初到军营

    第十二章 初到军营 (第2/3页)

。这一下甚是凶险,只要赵云一时不慎或是力竭,那大汉的长刀便会刺入赵云胸膛。

    赵云腰力发劲,浑身一扭。横枪卡着大刀,将刀势扭到一侧。同时,左手放开,右手持枪头刺向大汉。那大汉的大刀瞬间没了阻拦,更加急速前冲,但看枪头朝己刺来,更像是自己向枪头撞去,赶忙转身避开。一瞬间,二人错身分开。

    那大汉捋须长笑,道:“好,想不到小兄弟年纪轻轻,不仅能接的下某这一招,还能乘势反攻,好,很好!”

    赵云抱拳道:“英雄有意相让,在下岂有不知。这一招我若所料不差,当是马上刀法,若是在马上使开,在下万难抵挡。”

    原来这一招本来是利用马的冲力前刺,如今改为步战,力量已然大大减弱。而且这招主旨在于出其不意,可那大汉先出言提醒,继而再出招,功效早已大打折,确是有意相让。

    大汉笑着道:“好!不急不躁,温润有礼,这一点倒是比某强。接下来这一招叫‘斩草除根’,可不分马上马下的招式,小兄弟你可接好了!”

    斩草除根,讲的是春秋时期,郑庄公请求与陈国讲和,陈桓公不答应。五父劝谏说:“亲近仁义而和邻国友好,这是国家可宝贵的措施,您还是答应郑国的请求吧!”陈侯说:“宋国和卫国才是真正的祸患,郑国能做什么?”于是就没有答应。

    君子说:“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这说的就是陈桓公吧!滋长了恶而不悔改,马上就得自取祸害。纵是挽救,何能办得到!《商书》说:‘恶的蔓延,如同遍地大火,不可以靠拢,难道还能扑灭?’周任有话说:‘治理国和家的人,见到恶,就要像农夫急于除杂草一样,锄掉它聚积起来肥田,挖掉它的老根,不要使它再生长,那么善的事物就能发展了。’”

    其实“斩草除根”这四个字又何尝不是形容这大汉对于公孙续的态度,今日若不杀了他,他日这公孙续不能找自己报复,但一定会报复这些无辜的村民的。

    公孙宝月瞪了一眼公孙续,公孙续此刻只盼着赵云赶紧接过三招,送走这大汉。

    赵云回以淡然一笑,道:“在下定当全力以赴!”

    那大汉拖着刀,大踏步向前进,步伐铿锵而坚定,但速度却远不如之前。

    可赵云在这大汉的坚实的步伐中,却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步步袭来。

    那大汉突然站定,赵云反而心头一震。只见那大汉倒拽长刀,由前二后八改为前八后二,向赵云大力平削。

    一般说来,持这种大刀应该前七后三,甚至前六后四,方能保证平衡。然而这大汉以前八后二,即是最大限度发挥大刀平削的力度。

    刀未至,刀风先至。赵云自知难掠其锋,赶忙身体后仰避过。岂料如此正中那大汉下怀,那大汉刀锋在赵云脸颊之上三分之处划过,身体却带着刀转身,大刀再一次抡圆了向赵云左脚砍去。

    赵云此刻身体后仰,既不能后退,也不能跳起。只得忙中抽身,将枪头深深插进土地中,稳稳架住这大汉的大刀。

    那大汉收起大刀,捋着胡子大笑:“好!这一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