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论学

    第二十章 论学 (第2/3页)

又回过头来,看了一眼杨广面前的《论语》心得,道:“我写的心得,你都看过了?”

    “是的。我都看完了。”杨广如实回答。

    李夫子微微颔首,道:“很好。你小小年纪,却能如此好学,日后你的前途当不可限量。英儿,关于《论语》,老夫会的都已经传授于你,也不知你到底学得怎么样?这样吧,今天也不教授你新的内容了,就考验你这一个月来关于《论语》的学习收获。”

    “是。”杨广恭敬地回答。他对这李夫子实在是有一股莫名的亲切感。

    “好!老夫先问你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何谓《论语》?”李夫子静静地看着他。

    杨广想也没想,自信地看着李夫子,张口答道:“《论语》是孔夫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汇编的书籍。书中记录了孔夫子与其弟子的诸多言论,或治学,或为人等等,在《论语》中都有精辟的见解,乃儒学的经典。譬如说为政这一节,讲了治国理政的道理和方法,便很是值得人学习。”

    “治国理政?如何治国理政?”李夫子颇为惊奇,为何杨广单单选了为政这一节来说?他想听听杨广的见解。

    “‘为政以德’当是此篇之精髓。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而不受重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政以德’这四个字。”杨广略微沉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哦?为何主张‘为政以德’却又不受重用?难道‘为政以德’这句话,他说的不对?”李夫子饶有深意地看着杨广。

    “孔夫子的时代,是战乱频繁的时代。四海列国无不想富国强兵,征战天下。是时,富国强兵是各诸侯最想要的。而‘为政以德’却不合时宜,是以孔夫子也就得不到诸侯国的重用。但是,这也不能说孔夫子的思想有错,相反,孔夫子的思想也正是治国应有的态度。昔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或许也是看到了孔夫子的思想于治国理政有益。”杨广不卑不亢,娓娓道来。

    李夫子面色微变,却不知他正在想什么。杨广不敢询问,乖乖的坐在位子上,等候李夫子的点评。

    过了一会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