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盗洛阳城,孙伯符功成身退

    第14章 三盗洛阳城,孙伯符功成身退 (第2/3页)

中的‘投名状’吧?也罢,这小子对眼缘,这次就帮人帮到底。”也不再多想,就直接伸手接过玉坠。

    “现在说信任与否为时尚早,知道刚刚那个故事的结局吗?下次见面我讲给你听。”

    “你要好好表现,势力未成之前切记要低调,结好权臣,不要与其冲突,更不能流露出怨恨,否则不管把持朝政的是谁,咱们都有可能没下次见面的机会了。”

    孙策当然不会告诉这小子,他实际上还有40多年好活,看这小子现在的得意劲儿也得吓唬吓唬。

    话罢,孙策将那玉坠贴身戴了,对刘协微微点头,转身就走。

    谁知身后刘协声音传来:“东厢是董贼……董太师寝殿,玉玺藏在西厢,先生勿要走错了。”

    孙策闻言,脚步差点一个踉跄,心道:“好小子,这一个陷阱从开始一直留到最后,这玉坠我要是不接,这句提醒也就直接省略了吧?”

    一席谈话,刘协似乎成长不少。孙策想着,头也没回,就那么挥挥手,径自去了。

    ……

    出了大殿,一阵凉风吹来,孙策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原来不知不觉间,已经生了一身透汗。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小皇帝,谋略见识可能不足,但这心机手段和高人一等的演技确实非同一般。一没后台,二没班底,能在这汉末宫廷的波诡云谲里生存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开始面对自己这个“夜入宫闱”的“小贼”,丝毫不乱还故作无意的向守卫示警的胆量;瞬间就能体会自己话中暗示,还能反向引导话题的细致;一经认定,立刻向自己求援的魄力和舍得交出自己所有底牌的果断。

    孙策这个现代人的脑子,面对一个“可怜”的孤儿,居然一直没有掌握住话语的主导权,好在想说的都说了,还有意外之喜。

    不得不说,自己还真是有当“救命稻草”的潜质,每个人都想来薅上一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