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对

    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对 (第2/3页)

黄汉回信告知恩师丰收在望,老人家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他乃是铁骨铮臣,胸中无私天地宽,举贤不避亲。

    在一次早朝之时,徐光启公然陈奏天子,四城大捷的各级文官武将的封赏都已经落实,为何独独没有封赏“红旗军”的将士?

    “红旗军”主将黄汉不仅仅战功赫赫,还在安置流民组织农民生产自救中成绩斐然,如此为国为民的忠臣良将朝廷不予以表彰岂不是让所有用心为国的文武心寒?

    确实如此,朝廷已经在八月份千刀万剐了罪督袁崇焕,诸多文官武将得以加官进爵。

    朝廷给了孙承宗太傅的荣勋,郑国昌、张凤翼加衔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并世廕锦衣卫指挥佥事。

    进祖太寿少传,世廕指挥同知。宋伟、马世龙并太子太保,尤世禄、杨肇基当上了太子太师,吴自勉被提拔为左都督……

    连刘之纶和他麾下的将领都最少虚衔再升一级,就是缺了黄汉父子和“红旗军”官佐。

    不是崇祯厚此薄彼,而是他左右为难,孙督师旗帜鲜明要求查明永平先登存在的猫腻,矛头直指黄汉。

    孙承宗言下之意,此子枭雄苗头以现,如果圣天子重用此人汉末的曹操就会出现大明版。

    崇祯认为孙承宗危言耸听,内心里根本不以为然,他少年得志心高气傲,自认为即便黄汉乃是曹操般的枭雄又如何?他文韬武略哪里是懦弱的汉献帝可以相提并论?

    可是少年天子不能让老而弥坚的孙师傅过于失了脸面,因此来了个拖字决,把“红旗军”的封赏暂时搁置了。

    阁老徐光启此时公然陈奏“红旗军”封赏事宜,皇帝心里其实很高兴,他想着顺水推舟提拔黄汉父子,目的就是希望出现一支强军能够跟关宁军分庭抗礼。

    只可惜重臣徐光启出面为黄汉鸣不平,朝堂之上没有文官武将附议,崇祯觉得有些遗憾。

    他只得故意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