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皇帝愁苦

    第三百七十九章:皇帝愁苦 (第2/3页)

   崇祯最关心的当然是“红旗军”损失多少尚能战否?

    方正化和李若琏经常跟黄汉长谈,也看到了“红旗军”伤亡不小,许多才十几岁的孩子兵或战死在沙场上或留下了终身残疾。

    他俩知道黄汉需要时间训练刚刚收留的杂役成军,那些火线转为正兵的卫所军也需要时间磨合。

    金州满目疮痍,需要人力物力和时间把这里经营成为固若金汤的军事重镇才能够守住辽东最南面的大明二百里江山,这非朝夕之功。

    守住金州的前提是“红旗军”不能被调走,这一点方正化和李若琏心知肚明。

    有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一的身份,说明方正化比历史上提前了近十年进入大明决策层,也更早的简在帝心得到了恩宠。

    他不可能跟黄汉亢瀣一气蒙蔽天子,但是他知道“红旗军”目前坚守金州有可能应对建奴的反扑,出兵开赴辽东去解救被围困的大凌河城肯定力有不逮。

    方正化经过慎重考虑后进行君前答对,他道:“陛下,内臣在辽南和东江镇人马、‘红旗军’并肩作战,对他们的战斗力有些了解。

    东江镇人马不少但是精兵不多,以前的装备太差,这一次得到了不少缴获应该能够组建出一支一万左右装备齐整的队伍,这些人马比不上关宁军,但是要比其他边镇之营伍更加具备战斗力。”

    皇帝点头道:“东江镇乱了三年终于有了转机,朕想知道东江诸将心中可有朝廷?那登莱的叛军十之八九出自东江,此时如果不防微杜渐,又会引来祸端。”

    “陛下,东江镇由毛文龙鼎盛时期的军民二十八万下降到了饥寒交迫的六七万,内臣初见黄龙和金声带来的两万几千军民之时大吃一惊,那些军民大部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都有些像流民了,可堪一战的少之甚少。”

    崇祯叹口气道:“唉!朝廷用度不足确实苦了东江镇,只不过他们自相残杀不已,朝廷发放钱粮大有可能是养虎为患,因此兵部、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