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

    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 (第2/3页)

跟边将沆瀣一气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高第这个辽东经略跟“红旗军”走得太近。

    黄汉的权位和势力发展到了如今已经无法做个一心作战的军人,他必须权衡利弊,也不得不和诸多达官贵人虚与委蛇,有时候曲意逢迎也避免不了。

    皇帝着手人事调整,辽西的文官基本上全换了,连原来的监军太监、御史、给事中都换了一茬,现在貌似只有戴罪立功的文官孙元化还在宁远。

    孔闻诗这个宁前道不负责锦州祖家军的粮饷,反而负责驻扎在辽南的“红旗军”的钱粮分配,如今他带着一帮文官已经进驻宁远。

    父亲和妹夫、兄弟都写信前来问计,黄汉明确给予答复,尽可能向兵备道索要朝廷该给的粮饷和兵备,不足部分依旧体系内解决,不卑不亢也不用在意是否得罪监军太监和诸位文官。

    监军杜勋乃是崇祯宠信的大太监之一,他如今在山海关坐镇。

    黄汉考虑到父亲的个性,写信让因为憨子调离派来宁远接任的蓟镇副将杨大年维持官场关系,也没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该给文官和太监的常例多送一些。

    并且吩咐杨大年能忍自安,那杜勋如果过于贪婪不与他计较,多给些贿赂即可,等到自己回到辽南、宁远之时再跟这些阉货秋后算账。

    黄汉不着急,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难题。

    他本来还以为进入内地剿杀流寇会贴补得入不敷出,谁知恰恰相反,大明由于刚刚被流寇祸害,大量家庭上百年没有遭受兵荒马乱。

    虽然由于天灾连连导致富人家里粮食不多,但是银子和贵金属着实不少,因此在“红旗军”拥有粮食的情况下,解民之倒悬不仅没亏,还赚了太多真金白银。

    接下来黄汉还要争取就地解决大量粮食,让这一次剿寇使得“红旗军”名利双收。

    彰德府府治安阳城里有位赵王朱常?,他在万历十五年袭封成皋王,去年刚刚袭爵为赵王,已经老态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