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传世巨作

    第206章 传世巨作 (第2/3页)

择端为了劝谏宋高宗,又画了第二幅送给他,可惜这位皇帝不喜欢,给退了回来。”麦小吉说道。

    步长平猛拍大腿,是的,是有这么一回事儿,“难道是,被退回来的那幅?”

    “其实,被退回来之后,张择端内心郁闷不堪,据说是放火烧了,家人从火里只抢出来一半儿,但绝对不是这样。我认为,张择端在烧掉第二幅后,后悔了,所以又画了第三幅。但心情苦闷,身体健康每况愈下,质量是三幅中最差的。就是,我们眼前这幅。”

    孔群用手指梳理了几下头发,麦小吉的思路很清晰,献画就有两次,尤其第二次失败之后,再有第三幅也似乎顺理成章。

    “但要是出售的话,还是缺乏说服力。”

    步长平当然希望是真的,但这种颇有争议的画作,会引发两个极端结局,一个是卖出天价,另一个就是沦为笑柄。

    “当然有,请看这里。”

    麦小吉将真品图片在某处放大,是个挑筐子的人。

    “再看这里。”麦小吉又将步长平带来的那幅放大。

    两张图片区别还是挺大的,场景一致,但非绝对临摹,一个挑筐人神采飞扬,一个却是颔首弓腰。还有,筐子的纹理,也不相同。

    “我好像没看出什么来。”步长平说道。

    “呵呵,小吉,不要卖关子了。”孔群也等着急了。

    “看这里,像不像是个一?”麦小吉问道。

    “框子不是横一,就是竖一。小吉,你是说,这是纹理标记?”

    孔群好像懂了,又去另外一张的细节图,看了一会儿,啊的一声,瞬间石化了。步长平也看出纹理暗藏的文字。

    是个,叁!

    再看原作的“一”的纹理,相比较其他,确实要粗一些,如果还说这是一种巧合的话。那么,文字“叁”那就有意而为了。

    这自然是张择端告诉麦小吉的。

    从古至今,很多画家都喜欢自己复制几幅本人满意的作品,《清明上河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