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4章 初战200米

    第0104章 初战200米 (第3/3页)

    男子60米栏预赛结束后半个小时,薛恋再次走上赛场,他将参加男子200米的比赛。

    看着个人状态界面所显示的他此刻的状态,薛恋有些意外,因为他此刻的状态,比之前已经恢复了不少,而且恢复的数字明显比静息要多。也就是说,随队队医对他做的一些恢复措施,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此刻,薛恋的身体状态已经恢复到70,而精神状态则是恢复到了67,这已经是进入了能够正常发挥自己所购买的技能带来的能力的身体和精神范畴了。

    室内赛的男子200米比赛,正好是场地的一圈。而且,因为场地狭窄,所以跑道一般都只有4条或者6条,并且相对于室外比赛的跑道更窄。

    而报名参加本次200米比赛的运动员有9人,所以决赛是分两次跑完,然后按成绩进行排名次的。

    薛恋因为是最后参赛,之前又没有参加过任何200米的比赛,所以这次他的跑道位置不太理想,是第二组的第六道,也就是最靠边的一条赛道。

    本来,薛恋所在的第二组只有4名运动员,按理是不会出现在第六道的,但这是室内赛,情况跟室外赛有很大的不同。

    标准室内田径馆的跑道一圈200米,而且弯道有起伏,全速冲一圈下来,惊心动魄。

    200米曾经是世界级室内田径赛的项目,但从2004年室内世锦赛之后,这一项目在室内世锦赛(包括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洲际锦标赛)的序列中取消了。这是为什么呢?

    按照国际田联给出的解释,有这么两点。

    首先是危险性高。高手跑200米时,最高速度可超过35公里/小时,在这般迅猛之下拐陡弯儿(且有起伏),本身就很危险,而且还得想方设法不窜道,容易受伤。

    室内世锦赛都是在偶数年举行,总会跟奥运会“撞”在同一年,所以很多200米高手为了避免跑伤,都会缺席室内赛季。

    其次,像是赌博。室内一圈是四条或六条道(而且相对更窄)。分在第五或第六道还好,若是在内道,必须要改变跑动的技术与节奏,这就给运动员造成一种巨大的“不可预知性”,像是赌博。很多高手如果预赛被分在了内道,极有可能跑砸,或者犯规(踩线、窜道)。

    在2003年室内世锦赛时,男子200米竟然有25人在预赛中犯规,包括夺标热门、美国名将克劳福德。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比赛干脆在预赛时弃用一二道,以尽量公平。

    2004年,时任国际田联官员的戴维斯说:“我们决定取消200米,因为它既不公平,也不可预测。赛前,你根本不可能猜到谁会夺冠。”

    2004年布达佩斯室内世锦赛是历史上最后一次有200米的室内世锦赛。不过在各地方的比赛中,室内200米依然是热门项目,比如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室内田径赛,当然还有华夏的室内锦标赛。但是,一般都会弃用一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