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首领蓝古

    第五十章首领蓝古 (第2/3页)

,兵威闽粤赣地区。最后宋王朝“诏以重赏,募人讨之”,起义坚持四年之久而失败。

    理宗景定二年(22)漳州爆发了大规模的畲民起义,“群盗益深,距城仅二十里,郡岌岌危矣。”后朝廷采取剿抚并举的方针,才把这次起义平息下去。通过这场起义,“畲民”这一名称才首次在刘克荘《漳州谕畲》一文中出现。

    畲民反抗统治阶级的起义和斗争,加速了汉畲人民的交往和融合。特别是宋末元初,面对蒙古铁蹄的侵扰,汉畲人民联合起来进行抗元斗争。

    宋恭宗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275年),元兵攻破鄂州,挥师渡江,南宋震惊,诏诸路勤王。时任赣州(既虔州)知府的文天祥“捧诏涕泣”,起兵勤王,“使陈继周(宁都人)发郡中豪杰,并结溪洞蛮;使方兴招吉州兵,诸豪杰响应,有众万人。”

    文天祥的妹婿彭震龙也组织畲民参加抗元队伍,“……乃结峒獠起兵。天祥兵出岭,震龙接应,复永新县。”

    当时另一位抗元大臣张世杰的队伍中也有一支由畲族首领陈吊眼和畲民妇许夫人率领的“畲军”配合作战。他们“聚众十万,连五十余寨,扼险自固”,斗争持续六年之久。

    虽然在宋朝的历史上,对他们的描述只是只言片语,但是溪峒蛮确是实实在在的与大宋时战时和,贯穿在了历史之中的。

    “九溪十八洞……溪洞蛮?不对,溪洞族人。”秦桧有些惊讶的说道。

    最后他意识到蛮这个字是来指代边远的少数民族的,实际上是一种带着贬低的称呼,于是马上改口。

    “没错,我们就是你们口中的溪洞蛮。”

    “我等之前在虔州公干,现在正好要返回建康,路过贵宝地,不知道此处乃是溪洞族人的地方,所以多有冒犯,还希望蓝头领原谅则个。”

    “好说,好说,这山谷虽说乃是我溪洞族所有,但是平时多有你们宋国的百姓从此经过,也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