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形势

    三、 形势 (第2/3页)

比西尼亚战争时期曾经形容过的那样:“一个长着满口蛀牙,却胃口极大的家伙”。现在,他们又把手伸了出来,这一次协约国许诺的是南蒂罗尔、伊斯特里亚半岛和达尔马提亚海岸及附属岛屿,这是奥匈帝国根本无法接受的条件。

    虽然包括的里雅斯特在内的伊斯特里亚半岛和达尔马提亚海岸在拿破仑时期曾经短暂地划归过意大利王国,但那是拿破仑给在意大利做国王的儿子所抢夺的礼物,和现在的撒丁国王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现在这东西反而成了意大利人领土要求的“历史依据”。

    目前李想手下的第20军已经全部集中在南蒂罗尔边境,即将开始发起进攻。

    蒂罗尔防御总指挥部所面临的窘境在于:兵力不足!

    总参谋长赫岑道夫男爵还准备把作为战役预备队的第5集团军又重新调往加利西亚一线,那么欧根大公和博罗耶维奇的手上就仅剩下不到35万人,仅凭这些兵力,是无法从根本上打败拥有130大军的意大利人的。鉴于兵力不足,博罗耶维奇上将的目的只是向南突击,把整个战线拉直,以便节省下更多的防御兵力。

    这根本不符合李想的设想。

    所以他准备把自己也扔进去,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另一个世界的历史里,作为奥匈帝国末代皇帝的卡尔一世在1922年就悲催地死在了流放之地的马德拉岛,他现在可不想再重复一遍过去的悲惨命运。如果这次不能打败意大利,他就准备跑路,放弃皇位,然后想方设法卷款秘密逃往北美去避难。就算是没有哈布斯堡家族数百年来积累巨额财富,仅凭着自己名下的财产,也足以让他在北美安心地作个富家翁,安然地度过这一生。

    也许,还能在这个世界上开创出一个伟大的商业帝国来。

    想到这,李想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朝着门口站立的副官说道:“请把从蒂罗尔总指挥部来的那位上校喊来,另外还有普兰策将军。”

    他并不指望这位从蒂罗尔前线总指挥部来的上校能带来什么好消息,欧根大公派这么个人来,似乎是想要劝说他该怎么正确地行动。

    副官长普兰策少将走进李想的办公室,原来皇储的房间布置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而现在却显得有些凌乱。自从十多天前这位年青的大公重新清醒之后,就与以往的表现截然不同,甚至是说话和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改变。

    普兰策并不清楚皇储的思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如果不是他天天都守在皇储身边,甚至都会怀疑面前的这位年青的大公换成了另外一个替身。而且皇储殿下应该还有着严重的失忆症,他原来大部分的生活细节问题,都需要来询问普兰策。

    当然,作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