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帝国海军

    十八、帝国海军 (第2/3页)

牢牢地控制着亚得里亚海,即使在意大利人参战之后,协约国舰队依然无法进入到这一海区。

    随着意大利人退出战争,亚得里亚海又恢复了平静,但英法海军以希腊的港口为基地,对奥特朗托海峡的封锁反而更严密了。

    在奥匈帝国发动特伦蒂诺战役期间,英德两国海军主力在日德兰半岛海域爆发了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主力舰队对决,参战的两国海军总共出动了250多艘各型战舰(德国方面16艘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和6艘前无畏舰;英国舰队包括28艘战列舰,9艘战列巡洋舰和8艘装甲巡洋舰),双方参战的海军总兵力超过了十万人。日德兰海战是巨舰大炮时代的巅峰之作,对于世界各国海军战略的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虽然日德兰海战的结果是德国方面损失了六万多吨战舰,而英国海军的损失几乎是德国海军的两倍,表面上看似乎是德国方面占到了便宜,但实际上英国人仍然牢牢控制着大西洋海域的制海权,对于整个欧洲战局进程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影响。

    为了准备迎接皇储的检阅和授勋仪式,海军总司令豪斯元帅亲自坐镇在“联合力量”号战列舰上,带着帝国海军第一战列舰队从波拉返回到了的里雅斯特港的海军基地,至于第二舰队,由于帝国海军储存的燃煤不足,就留在了波拉的海军基地。

    由于在意大利战役期间,帝国海军舰队攻击了安科纳、拉韦纳和威尼斯等意大利东部的重要港口,有力地支援了陆地上的作战,在迫使意大利人退出战争的情况下,帝国高层当然会不禀奖赏,不少的海军指挥官都得到了晋升,比如各战列舰的舰长都由海军上校晋升到了海军准将或是少将。

    一场盛大的授勋仪式后,豪斯海军元帅专门从海军司令部赶到米拉马尔城堡,来拜会皇储,来讨论准备替代“君主”级战列舰的四艘超级无畏舰的续建计划。在他看来,卡尔皇储能够来亲自主持海军的授勋仪式,应该是和已故的斐迪南大公一样,是一位支持帝国海军建设的强有力的人物。

    日德兰海战中,英国人装备有15英寸巨炮的超级无畏舰的表现给各国海军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未来战列的发展方向就是更大口径的主炮和更强的防护”,这是巨舰大炮时代很正确的结论。在这方面,除了英德两国,实际上各国海军确实都显得已经落伍了。

    在日德兰海战结果的刺激和触动下,奥匈海军的将领们一致期盼着能够重新工始因为战争而停止的四艘超级无畏舰建造工作。

    李想虽然对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