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火中取栗

    二九、火中取栗 (第2/3页)

境。但就这一点要求和梦想,也被那些所谓的“政治家”和自诩为“人民代表”的人们剥夺了。

    只有在经历痛苦之后,人们才会懂得什么是他们所“真正需要的”。

    所以,皇帝命令忠于自己的帝国陆军在萨尔茨堡就停下了脚步,他需要把社会党人和社民工党人放在火上烤一下,让民众认清这些只会空喊口号的政治家们的施政能力,同时也要让那些心怀鬼胎的大资本家们饱尝一下“人民铁拳”的威力。

    “恭喜陛下,我们已经成功制造出了第一门大口径陆军火炮。”主管军备和后勤的埃里希•乌尔曼斯特将军看到在山崖城堡的门外走过的皇帝,于是大声地向他报告着刚得到的好消息。

    “真的!那太好了!”这种消息对李想来说是最好不过了,俗话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作为一个军事帝国,如果连枪炮都无法自己制造,那无疑是建立在一片沙滩之上。但帝国的军事工业主要集中在波希米亚和西里西亚,而最主要的枪械制造公司斯泰尔-曼利彻公司则位于维也纳郊区的斯泰尔镇。

    斯洛文尼亚首府拉巴赫有一部分军工企业,而之前卡尔在克拉根福所建立的枪炮工厂产量也极为有限。的里雅斯特由于是帝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工业基础不错,但主要以造船业为主,却缺少重要的军工厂。

    在逃离维也纳之后,卡尔就以原来的的里雅斯特皇家造船厂为基础,开始生产军工产品。枪械的生产倒也还算简单,但火炮的制造却远比他想象中要复杂得多。即是是从比尔森的斯柯达工厂招募到了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工,但由于缺少一些关键的设备和原料,这75毫米以上的大口径陆军火炮,竟然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这才试制了出来。

    由于欧洲战争已经结束,现在军用物资极度过剩,卡尔倒是不太担心武器的供应,但他还是害怕关键时候遭到制裁。

    奥地利境内多山,但煤铁资源并不算很丰富,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冶金工业。

    在卡尔的未来规划中,机械和金属加工行业作为现代强国的标志不可或缺,由于资源的限制,当然要走精品路线。钢铁工业以技术含量较高的合金钢冶炼为主,机械加工行业也需要走精密加工路线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布尔什维克主义在蔓延,巴伐利亚也建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