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世界危机(三)

    六四、世界危机(三) (第2/3页)

开工率仅为5%。农业也惨遭劫难,谷物价格下降三分之二,农业货币总收入由1929年的113亿美元减少到47.4亿美元。银行系统首当其冲,将近一半的银行宣布破产。由于大量黄金外流,存款被挤兑,到1933年3月时整个美国银行系统陷入瘫痪,国内失业率高达25%。

    从此以后,美国经济进入长时间的所谓“萧条”时期。尽管有“罗斯福新政”等缓和危机的措施,美国经济仍然复苏乏力,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美国国民生产才开始又重新启动。

    北德是欧洲经济危机的主要发源地,也是这场大危机的主要受害者。由于美国大批撤回投资,从1929年到1932年,德国工业设备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业生产下降40%,对外贸易额下降60%,物价下跌30%。铁产量减少70%,造船业产值下跌80%,因此导致了国内铺面的金融危机。1931年7月,德国达姆斯达特银行倒闭,引发银行挤兑风潮,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减少到13.6马克。同时失业率急剧上升,1932年高43.8%,加上半失业者22.6%,1932年德国全失业和半失业人数高达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二。

    危机对日本的打击也十分沉重。从1929年到1931年,日本出口下降76.5%,71.7%的工业企业破产倒闭,主要工业部门开工率只有50%。工业总产值下降32.9%,其中煤下降36.7%,30.5%,钢铁下降了47.2%。农业总产值也下降了40%,生丝价格猛跌,占农户总40%的养蚕农户遭到致命打击。日本也是开始自上而下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走向了全面军国道路。

    英国的危机相对缓和一些,一是此前英国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或缓慢发展状态,剩余资本主要投放到国外;二是英国在危机后加强了贸易保护。使英国工业地相对市场份额有所扩大。从1929年的最高点到的最低点,英国工业生产仅下降了32%,远低于美国。但主要工业部门也受严重冲击,钢产量下46%,生铁产量下降53%,纺织品生产下降三分之二,煤产量下降五分之一。在1932年英国对农业实行贸易保护政以前,英国农业受危机影响严重。对外贸易也大幅下降,出口值从年到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