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列舰计划

    三、战列舰计划 (第2/3页)

能够在遭受2枚21英寸鱼雷的攻击后不至于沉没和完全失去动力。”

    随着主管造舰工程的海军造舰总监哈切克中将的话音响起,会议室内的立即静了下来,在座的舰船部六十余名海军将领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在摒住呼吸,侧耳倾听。

    尽管早在一周前,他们就已经听到风声,皇帝已经批准了海军部同时开工建造四艘大型战列舰的计划,但却没有想到会直接套用原来已经放弃的设计图纸,由此可以看出海军高层是多么渴望尽早就拥有自己的主力舰。

    战列舰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海军人的梦想,帝国海军技术委员会早在1926年初就完成了新的战列舰设计工作,这种设计实际上就是根据奥匈海军在战前流产的“君主级”超级无畏舰设计思路再加上战争期间从德国方面所获得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全套的施工图纸为蓝本重新设计而成的。当然,其中也受到了一些海军新技术的影响,比如取消了水下鱼雷发射装置,采用新型的球鼻艏,采用了适航性更好的新型飞剪式舰艏外形,舰体建造部分采用焊接结构,动力装置采用了新研制的海军重油专用锅炉,其吨位被限定在《华盛顿海军条约》所限定的35000吨以下等等。

    据说是由于卡尔皇帝对帝国海军所设计的新式战列舰只有7000海里/15节的续航能力极为不满,帝国原本计划在1930年就开始的“拉德茨基”战列舰替代建造工程被推迟了。舰船设计部门按照海军技术委员会的要求又对新式战列舰的水下结构进行了重新优化设计:首先削减了锅炉舱的数量,将原先设计的12台海军重油锅炉更换为8台新式的海军重油专烧水管锅炉,锅炉舱与动力舱采用交叉布置方式,四台帕森斯式蒸汽轮机,四轴四桨推进。另外就是细分了水下防雷隔舱的设计,将原来的油舱-空舱水下防雷隔舱改变为油-空-油舱三层的隔舱布置,另外还增加了燃料舱的数量。

    如此的调整使整艘军舰的燃油储量达到了6800吨,使全舰的续航力一下增加到了11000海里/15节以上,已经远远超出了皇帝所规定的续航力10000海里的最低性能指标。

    由于这些调整,原本计划在1931年就要开工的四艘主力舰建造工程一直拖到1933年才开始开工前的建造准备工作。不过,新的动力系统包括新式锅炉和蒸汽轮机的预先研制倒是在建造之前就提前开始了。这是以一战期间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的舰体结构图纸为蓝本所设计的主力舰,舰体的长宽比较大,所以这一级战列舰从外观上看去更象是一艘战列巡洋舰。

    “哈切克将军,我之前接触过这一级战列舰设计方案,根据我的经验,要在一艘排水量限制在35000吨以内的战舰上要完成这种要求的设计,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工程。根据我的计算,要完成这样的设计要求又要保持足够的防御和储备浮力,最少需要40000吨以上的标准排水量,也就是说我们将要建造的应该是一级惊人的违约超标战列舰,这应该有很大的政治风险。”主持舰船设计部门的海军船舶总设计师海因里希•施吕彻尔海军工程少将来自原来的第二帝国海军舰船设计部门,他在哈切克完成发言后立即起身反驳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