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红色帝国(一)

    十二、红色帝国(一) (第2/3页)

一种特别的顾虑,当然还有点好奇。布尔什维克在俄国的经济政策似乎充满了活力,成了世界上在这场经济大危机中唯一还保持着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许多人在热情地赞美和歌颂它,又有许多人对此充满了仇意和诋毁。

    意大利人和帝国在某些方面都在实践着一部分俄国人的成功经验,没有人清楚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的,但从目前来看,实际的效果还不错。帝国内部已经大幅减少了失业,而在意大利,那位法西斯“领袖”似乎现在很受人民的爱戴。

    它很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未来的格局。

    那些从俄国回来的访问者,对于那个国家的描述总是充满了矛盾,有的人充满了热情的赞美,有些人却说的十分沮丧和失望。

    菲舍尔也感到十分好奇,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竟然让人充满了如此之多对立的看法和矛盾的情绪。

    火车在经过伦贝格(利沃夫)的时候,早已经看不到在欧战时期这座城市由于奥俄双方的激烈交战几乎都变成了一片废墟的任何痕迹。在上次大战期间这座加利西亚-布科维纳王国的首都几经易手,奥匈和沙俄围绕着这座城市的争夺至少进行了三次大的战役。现在,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高楼林立,俨然变成了一座人口将近百万的大型现代化工业城市。

    加利西亚人对他们东面的那个红色帝国充满了警惕,而且一直维持着一支拥有55万人的强大现代化军队.在这个名义上以卡尔皇帝为国家元首的王国里,乌克兰人数量最多,波兰人次之,而德意志人只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十二。但由于经历了哈布斯堡帝国一百多年的统治,德语依然是与乌克兰语并行的官方语言和主要的流通语言之一,相对于红色乌克兰,大多数加利西亚人反而更倾向于在享受高度自治的同时重新加入哈布斯堡帝国。

    相对于红色乌克兰和波兰共和国的其他地区,加利西亚的乌克兰人和波兰人教育和科技方面都很发达,工业化水平也很高,但却有严重的日尔曼化趋势。波兰共和国和那个东邻的红色帝国一直以来都对这片土地虎视眈眈,充满了野心。但除了一些乌克兰民族主义学者,大部分民众却根本不喜欢这两个充满了危险的邻居,反而而更希望一直庇护在哈布斯堡帝国的羽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