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舰载攻击机

    十九、舰载攻击机 (第2/3页)

军航空兵技术部门的青睐,当然就要看这次试飞的结果了。

    ……

    菲舍尔在陪同海航总监高特弗雷德•邦菲尔德将军一起来到埃特里希公司设在维也纳郊区的试飞场后,立刻就看到了一架外观只能用十分丑陋来形容的单发单翼轰炸机。

    由于采用新型的空冷发动机而显得过于巨大的机头,短粗的机身,横穿机身的中单翼机型结构,还有比一般战斗机略显宽大的机翼和埃特里希公司特有的鸽翼外形。此时被拖出机库的飞机在阳光照耀下,没有涂装的铝制蒙皮闪耀着炫目的金属色泽。

    当然,邦菲尔德将军更重视的是机身下挂载的那枚重达890公斤的重型航空鱼雷。

    “Er35采用全金属结构机身,本身重量高达4.9吨,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安装了一种新设计的一种拥有7毫米厚钢板的装甲座舱,它能保护飞行员身体免于遭受12.7毫米以下高射机枪的伤害。由于采用了我们与巴伐利亚公司合作研制的新型1600马力发动机,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6.3吨,足以让这型轰炸机携带一枚标准的重型航空鱼雷或是四枚250公斤的航弹在短距内升空。此型飞机同时具备水平轰炸和俯冲轰炸两种性能,由于翼展较大,其俯冲性能比JU87稍弱一些,但其挂载鱼雷时的高速性能则是目前世界各国的双翼鱼雷机都不具备的。”

    埃特里希先生在为邦菲尔德淘淘不绝地讲解着这款飞机的性能,这正是邦菲尔德最为看重的,如果将航空母舰上的所有鱼雷机中队换成这种轰炸机,那么整艘航空母舰的攻击能力就能又提升一大截。

    这也是他之所以亲自跑到埃特里希公司的试飞场来观看此型飞机进行试飞的主要原因。

    如果能够试飞成功,海航方面就会立刻加大对此型飞机的经费支持。

    试飞准备开始了,总设计师多尔曼最后嘱咐了试飞员卡多佐几点注意事项,穿着一身飞行员服的首席试飞员就登上了这架新式战机。在地勤人员的辅助下,飞机已经被牵引到了试飞跑道的一端。

    伴随着阵阵发动机的轰鸣声,粗大的机身缓缓地沿着跑道向前滑去,此时这架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银光的飞机机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老天保佑,今天发动机可千万不能出事!”操纵着飞机的卡多佐听着从机头传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