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远东客人(一)

    二九、远东客人(一) (第2/3页)

头传来帕赫纳将军的声音,豪斯说道。

    “哦,海因里希,‘拉德茨基’号的验收还顺利吗?海试那天霍尔蒂元帅有可能过来。”电话那边传来海军上将的声音。

    “还不错,应该没什么大问题。”豪斯说道,“但是帝国海军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建造大型战舰了,而且又使用了大量的新技术,谁也不敢保证不出一点小毛病。”

    “好吧,当然我们要尽可能地做到完美。”帕赫纳说道,“另外有一件事,中国方面的海军部长要来访问,之前他们表达了对于向我们订购大型战舰的兴趣。由于您以前和他们打过交道,所以还是由你来负责这方面的工作。没有什么问题吧?”

    “顶多是几艘轻巡洋舰,他们可没有资金来购买主力战舰。”豪斯说道,“这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主要是皇帝那里,最后总是把我们谈好的价格又给打折,搞得中间并没有多少油水。”他忍不住还是的抱怨了两句。

    “好吧好吧,那些是政治和外交问题,我们可管不了。”帕赫纳将军说道,“一会儿我让人把一些文件给送过去,你先熟悉一下他们的情况。”

    豪斯放下电话,坐回到椅子上,又想起了什么,站起身从书架里找出一份文件看了起来。帝国似乎从1931年开始就扩大了对中国的军事援助规模,从最开始的开办工厂和矿山企业,扩大到钢铁、冶金、航空、造船、机器制造、汽车和拖拉机制造等与军工密切相关行业的计划,另外就是武器出口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远东的中国是个贫穷的国家,国力有限,投入到海军方面的资金更是有限,一直以来与帝国海军的合作并不算很多。他们只是在1932年在帝国造船厂订购了四艘大型驱逐舰,另外就是通过转让得到了两种鱼雷艇的建造技术。

    所以,这次即使是他们的海军部长亲自前来,豪斯断定他们也绝不能与财大气粗,一口气在帝国船厂订购了两艘战列舰和两艘重巡洋舰的俄国人相比。

    菲舍尔正装备局的大楼内,在与装备处的穆勒中校谈论为舰队的水面舰船换装最新的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的事情,桌上了电话响了。

    电话是豪斯将军打来了,请他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