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出击

    六四、出击 (第3/3页)

空母舰要少一些,但最新的飞行甲板设计却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短板。

    相对于帝国海军的其它舰船,航空母舰建造是帝国海军建设的重中之中,在充足的物资供应和以霍尔蒂元帅和雷德尔元帅为首的海军将领们的不断努力下,此级军舰虽然因在建造过程中更改了甲板设计耽误了两个多月的建造工期,但还是只用了26个月就建成服役了。

    而英国人比帝国海军要早开工一年的“光辉”级航母也堪堪只比“里希特霍芬男爵”早不到两个月才建成服役。而日本海军的建造速度则更慢,比帝国海军差不多早开工半年的两艘“翔鹤”级航空母舰到现在还没有完成舾装,预计还需要半年多的时间才能真正交付使用。

    如此高效的规模建造速度,也只有开始“爆兵”的美国海军能与之相提并论。

    海军造舰的效率实际上比拼的还是各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和机械加工、军工和造船业的综合实力,从造船速度的比较中就能很直观地看出各国工业水平之间的差异来。相比较而言,英国造船工业基础雄厚,在规模上也是很不错的,但他们日渐衰落的机械加工业却拖累了他们的造舰速度。

    这样比拼下去,只需要数年时间,德意志帝国海军就能完爆他们,这也是英国人迫不急待地想用一场战争来消灭德意志帝国的工业潜能的主要原因。

    由于正处于战争时期,整个入役仪式显得很简单但却很庄重,虽然缺少民众的围观和欢呼,也缺少新闻报道,如今“里希特霍芬男爵”号享受的待遇确实显得有些寒酸。

    这种情形用悄然入役四个字来形容显得颇为恰当。

    在霍尔蒂元帅代表作为帝国陆海空三军总司令的皇帝宣读一份皇帝的贺词后,海军总参谋长埃里希•雷德尔元帅又做了一番充满热情和期望的讲演。当他的声音通过几台高音喇叭回荡在巨大的飞行甲板时,在场的德国海军官兵们无不被他充满蛊惑性的言辞的打动,每个人相信这艘占舰将会在海上带给敌人重大的打击,而且帝国海军最终打败宿敌,扬眉吐气的那一天终于到来。

    在简短的入役仪式后,这艘重型舰队航空母舰在拖船的牵引下,缓缓驶向航道,带着2700多名官兵驶入波罗的海中,开始了紧张的海上训练,以期尽快地形成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