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进军巴格达(二)

    六八、进军巴格达(二) (第2/3页)

开倒向德国,他的控制的伊拉克北部的机场全部对德军开放。在与侯赛因的勾结下,司徒登特将军所指挥的帝国第1空降军反而抢先一步占领了伊拉克北部地区,并开始向巴格达进军。

    恩斯特他们站在一眼望不到头的运输车队旁,前面的一座桥梁被英军派出的飞机给炸毁了,工兵部队正在进行抢修。

    巴格达在昨天已经被帝国空降部队给占领了,哈巴尼亚的英军闻讯后开始向南突围。包围这里的伊军故意让开了道路,好让英军能撤往南方的巴士拉,他们并不愿与英国人之间发生直接冲突。

    向巴格达的进军就变成了一场艰苦又无聊的长途行军。

    士兵们拿出自己携带的干粮,一边吃东西一边等待工兵部队修通道路。由于太饿了,有的人甚至吞下了平常两顿的口粮。军士长布劳恩看到后,带着嘲弄的口气对那几个人大声说道:“你们尽管把身上所带的食物都吃掉好了,反正到巴格达还有5天的路程,只有到了那里,你们才能领到新的口粮!”

    沿着幼发拉底河两岸行动,却感受不到书中所描述的中东荒凉气氛,两河流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只是农业生产技术很落后,沿途的农田里人们使用牲畜干活,绝大部分都是手工工具,几乎见不到农业机械。

    叙利亚大多数地方也不象阿拉伯半岛其他地方一样干旱,气候更接近于小亚细亚半岛的土耳其。在一战前土耳其人曾计划修建一条从拉塔基亚通向巴格达的铁路,但是由于战争的原因,有些地方只修筑了路基。在一战后,叙利亚成了法国的殖民地,法国人只想榨取对方的利益,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从来就没当回事,这条铁路也就废弃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意大利领袖是做得最好的。

    意大利人在利比亚修建了两条铁路,还修了一条两千多公里的沿海公路。在东非,他们在索马里兰也修建了两条公路,另外还计划修建一条从厄立特里亚到亚的斯亚贝巴的铁路,只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没有建成。

    帝国现在急于在这一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第一为了今后更好的控制这一地区的经济,更重要的就是急需这里的石油资源。

    越来越多的波希米亚捷克和斯洛伐克人所组建而成的工程兵部队被派到了这里,帝国陆军并不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