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造航母

    一、改造航母 (第2/3页)

舰部门反倒成了帝国海军最为忙碌的机构。

    为了弥补航空母舰的数量不足,各国海军都在想办法用商船来改造成航空母舰。不仅是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如此,连美国和英国现在也都这么干。虽然用商船改造一艘对性能要求不高的护航航母并不费多少力气,但是想要找出一些能够跟随高速舰队执行作战任务的商船来并非易事。

    首先舰队航母最起码要求具备的25节以上的高航速就已经否定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商船进行改造的可能性,唯一适合改造为舰队航母的商船实际上只有一种,那就是高速远洋邮轮。在战前为了争夺横跨大西洋的“蓝飘带奖”,帝国曾连续建造了多达十艘的大型高速邮轮,最早是两艘“不莱梅”级,其后是两艘“亚得里亚”级、两艘“沙恩霍斯特”级、两艘“易北河”级和两艘“国王”级。从1926年之后,共有20艘欧洲高速邮轮赢得过“蓝飘带奖”,其中英国有四艘、法国有两艘、意大利有四艘,而德意志帝国三大邮船公司竟然占到了其中的一半。

    当然,英国和美国的报纸也一直在不断地嘲笑帝国皇帝和意大利领袖为了自己的面子,居然花费巨资,为夺取“蓝飘带奖”而不惜为邮船公司进行造船补贴。到了现在,帝国海军的高级将领们也明白,虽然意大利人不惜花费重金打造出四艘豪华邮轮,但帝国皇帝此举却是深谋远虑。

    当年许多乘坐帝国快速邮轮的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甚至是意大利人都会嘲笑帝国所建造的快速邮轮装修简单,完全称不上豪华二字,到现在有一些人终于明白过来,德国人在建造之初,就是准备把那些客舱全部拆除掉的。

    相对而言,由于有海军的造船补贴,帝国所建造的高速邮轮首先在水下隔舱划分方面就比普通的商船细密得多,而且结构强度也高了许多。英美的大型邮轮一般用一枚鱼雷就能致使其瘫痪,基本上禁受不住两枚以上鱼雷的打击。而德国高速邮轮在设计之初动力舱就采用了军舰式的间隔布置方式,就算是不幸被击中动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