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日本南进

    二二、日本南进 (第2/3页)

克图纸,研发自己的陆军坦克。

    由于没有受到大规模战争影响,日本帝国的工业能力要比另一个时空强得多,每年的钢铁产量超过了700万吨,这也使得其军备特别是海军装备要比另一个时空强大。到目前为止,日本海军所建造的三艘“大和”级战列舰先后下水,正在船厂进行舾装。

    由于在战争爆发后,航空母舰所表现出的的巨大优势,让日本更加意识到了航空母舰的重要性,在追加建造了四艘“翔鹤”级航空母舰后,日本海军在1940年还同时开工建造了四艘排水量很大的“大凤”级航空母舰。

    由于苏日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在主导内阁政策的陆军强烈反对下,为了加强陆军装备的生产,日本海军在1941年只追加了两艘“大凤”级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在对苏作战的失败后,使得日本军部内的“南进派”逐渐占据了上风。以日本帝国海军为主导的“南进派”认为,应当趁着英国和法国在欧洲战败的时机,全力抢夺英法两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并把它们变成日本帝国的“天皇领地”。

    这样做的好处是很轻易就能夺取大量的资源,根据军部的估计,日军大概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就能把英国和法国的势力驱逐出这一地区。另外就是能够夺取对战争至关重要的苏门答腊巨港油田。

    虽然德国人警告在先,军部方面还是决定先下手为强。

    当然,这么做的坏处是他们很有可能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

    随着时间进入到1941年,日本的扩张战略已经变得很明确了,那就是“南进”。

    法国人已经战败,而英国人现在也是身陷欧洲战事,连本土的防御都顾不过来,在北非和中东战场上更是节节败退。日本近卫内阁终于确定下利用英法两国根本顾不上亚洲的有利时机,立即采取行动,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和马来亚等西方东南亚殖民地的政策。

    由于英军在北非和中东战场上连连败退,在1941年初,日本方面采取军事行动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因为德意两国已经打到了苏伊士运河一线,如果等他们的海军进入到印度洋,那么,东南亚地区的英法殖民地就会成为德意两国的囊中之物。

    被欧洲人称之为印度-中国的东南亚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