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转折(一)

    四五、转折(一) (第2/3页)

中。

    罗斯福实际上在这半年里已经说动了多数国会议员同意美国参与到战争之中,整个美国的舆论也开始向倾向战争方向转变。原来只是顾虑国内民众的孤立情绪,现在美国的民意已经被报纸所改变,大多数人都表现出来了参战的意愿,如果再拖延下去,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变故。

    作出宣战的决定并不难,罗斯福第三次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就组织起了一个绝大多数都是强硬派人物所组成的“鹰派内阁”。

    白宫的反应很迅速,在格陵兰海域所进行的这场海战是在美国当地时间上午8点多才开始的,9点25分两艘美国巡洋舰先后被击沉,但在上午11点之前,罗斯福就已经乘车抵达了国会大厦。

    此时,几乎美国所有的广播中都中断了正常的节目,持续播报着一个重大新闻:华盛顿时间上午8点,正在北大西洋海域“正常航行”的一支美国舰队突然遭到了德国舰队的袭击,在战斗中两艘美国战列舰被击伤,有两艘美国巡洋舰被击沉,这次袭击造成了2000多“英勇”的美国海军官兵的伤亡……

    整个美国都被上午广播新闻里突然播出的报道给惊呆了,他们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耳朵里听到的事实,无耻的德国人居然使用“卑鄙的偷袭手段”,攻击了美国舰队,还击沉了两艘美国战舰,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惨案。

    不明真相的民众顿时“群情激愤!”

    正在开会的国会大厦立刻终止了正常的议程。

    当罗斯福总统拄着双拐,由他儿子詹姆斯上尉搀扶着缓步走进国会大厅时暴风雨般的掌声顿时爆发了出来。

    罗斯福曾接受过无数次欢呼,但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在国会里受到全体议员的欢迎。在一片欢呼声中,透露出一种近乎发狂的情绪。实际上大多数议员并不太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中有很多人都受到了刚刚播出的早间新闻的影响,他们下意识地认为是“德国舰队卑鄙的偷袭了美国军舰舰”,这几乎是下意识间形成了这种观念。

    至于真相,这并不重要!

    管他有理没理,美国军舰让人给打沉了这绝对是不允许的!

    罗斯福登上讲坛斜坡,走向演说席的位置。他面对着沸腾的人群站在那里,面色安详而严峻,双目凝视前方。他一手扶着讲台,一手打开早已经准备好的一页稿纸。他的眼睛在大厅里环视片刻,看着坐在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