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形势

    十四、形势 (第2/3页)

了一件无法形容的蠢事!”在维也纳的霍夫堡皇宫,李想在接到报告后,放下手中的报纸,把目光转向了窗外的帝国广场。

    只不过,他并没有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

    光挨打不还手可不是他的性格。

    情报部门给皇帝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美国人在遭受炮击后并没有如报纸上所说的那样“处于惶恐不安之中!”,恐惧只是在炮击之后给美国造成了短暂的混乱。但对美国东海岸的袭击行动却反而激起了美国人的同仇敌忾之心,现在整个美国都掀起了当兵热潮。在遭受袭击后的三天之内,在全美就有250多万人志愿报名参军,而美国政府在过去的两天之中,卖掉了300 亿美元的战争债券,这次行动的结果却是把美国民众推向了另一个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极端。

    自从独立战争后,美国人就再也没挨过揍了,在美洲,向来就只他们欺负别人的份。趁着拿破仑战争时期,美国吞并了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美墨战争,又吞并了加利福尼亚等西南五个州,美国的领土从最初的十三个州,逐渐扩大到了现在的48个。

    向来只有美国打别人的份,现在突然被打,美国人有些不太适应。

    “没事,慢慢美国人就会适应的,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他们欺负不动的国家,比如中国……”皇帝停了下来,坐在他对面的副首相当然不理解为什么美国人会欺负不动中国,“我本来是想把这场战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期待与美国之间的战争有谈判解决的余地。但他们竟然把我们的忍让视为软弱,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目前交战的各方已经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不把美国人给打疼了,他们是不会停下手来的。这场战争将会进入一个大规模的、长期的消耗阶段,最后就看谁能支撑下来!”在沉默了一会儿后,李想回过身来直视着他负责外交事务的副首相。

    “陛下,至少我们的实力并不弱于美国,我们并不会输掉这场战争。”许施尼格说道。

    “好吧,反正也是这样了。”李想叹了一口气,战争的进程已经超出了他所知道的范围,也偏离了原来的历史,“我期望与苏俄方面达成一项和平条约,至少要把与它之战的战争推迟到1943年以后!”

    “陛下,齐亚诺外长关于与日本……”

    李想挥了挥手,打断了许施尼格的讲话,“这个不用,荷属东印度群岛是我们要收复的殖民地,另外还有法属印度支那,我们有可能需要把他们从那些地方驱逐出去!现在我们反而要和中国人搞好关系……这包括印度,我希望我们能成为那里的解放者,而不是新的占领者。现在我们得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海洋上。”他走到墙上悬挂的大地图边上,仔细的看着地图。这场战争从本质上来说,其实主要还是由于德意轴心与英美同盟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与另一个世界不同的是,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