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德属东非(一)

    十六、德属东非(一) (第2/3页)

非洲人达到了16万人,这比其他各国殖民地中受过现代教育的非洲人数量加起来都还要多。

    在坦喝尼喀,殖民当局鼓励和引导非洲人种植棉花、橡胶、咖啡、可可、剑麻和花生等经济作物,当地的农业生产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就增长了数倍,成为世界上最主要剑麻和棉花出口国。

    德国人在坦喀尼喀地区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是其他各国所望尘莫及的。

    正是因为如此,当地人对于德国殖民当局的信任度很高,这也是福尔贝克上校当年能在这里坚持了长达四年多的对英战争的主要原因。

    后来的英国人统治时期与德国统治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二、三十年代,坦噶尼喀的经济停滞不前,而且当年德国人在这里所建的公路和铁路,因为年久失修,大部分都被废弃了。

    好在以航海起家的英国人对港口的建设还是相当重视的,坦噶港和达累斯萨拉姆港口的码头都能停靠万吨以上的轮船。

    陆战队第8师的官兵通过连接到码头上的舷梯,从运送人员的邮轮下来,上了码头。伊万站在人群中,好奇地观察着这个长满了棕榈树、椰树和非洲红树,并没有什么高层建筑物的原德属东非总督府所在地。

    码头上正在劳作的黑人雇工也让人感到好奇,一切都充满了异国的情调,似乎带给人一种难以言状的神奇魅力。

    码头上的几台起重机在来回旋转摆动着,从运输船上卸下陆8师的重型装备和补给物资,码头上堆满了各种军用装备和各种大箱、小箱,以及铁皮桶等。

    已经退役的埃里希•穆勒上校被重新征召入伍,下了邮轮,被一辆深蓝色李斯特牌小汽车接到了设在原来总督府的东非军团司令部。这座总督府有三层,是达累斯萨拉姆最气派的建筑物之一。

    进到司令部里的小会议室,几位将军正围着摊在桌上的大幅军用地图讨论着什么。看上去瘦小精干,穿着一身蓝色迷彩作战服,领章上戴着两颗金星的就是新成立的东非军团司令菲尔普斯中将,另一位是身材高大的是第15装甲师师长施特莱彻少将,另一位倒是他的老战友,陆军第129师的师长弗朗茨•科尔少将。

    “菲尔普斯将军,陆军作战处参谋埃里希•穆勒奉命向您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