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 苏俄战略

    三四、 苏俄战略 (第2/3页)

    莫洛托夫把这两份信件放进文件夹里,看了一下墙上的挂钟,再过十分钟他就应该去朱亚什维利的办公室汇报工作。从欧洲和非洲战场上就没有传来什么令人欣慰的消息,德国人已经差不多完全占领了设得兰群岛,而在南非战场上,同盟国方面居然连吃败仗,听说连比苈陀利亚和约翰内斯堡都保不住。罗斯福和丘吉尔的来信肯定是敦促苏维埃联盟尽快向德国发起进攻,以减轻他们的压力。

    德意志帝国对于英美同盟和苏维埃联盟来说都是威胁巨大的敌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根据朱亚什维利的指示,早在1941年12月,莫洛托夫就与罗斯福派出的代表霍普金斯达成了苏维埃联盟加入同盟国阵营的秘密协议,为此,美国人根据《租借法案》,向苏维埃联盟提供了价值超过十亿美元的战争物资和机器设备,这极大地提升了苏俄的军事工业生产能力。

    自战争爆发以来,英美两国都在极力想把苏俄拉入到战争当中。朱亚什维利对此看得十分明白,虽然从德意志帝国吞并捷克时,他就认定德国人必将成为苏维埃联盟最大的敌人,但却要求尽可能力维系与德国之间的和平,为此,朱亚什维利甚至不惜撤换了亲西方的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而由莫洛托夫来兼任外交人民委员。

    对于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参战请求,朱亚什维利的态度也很明确,就是东西给的越多越好,但苏俄必须准备好才能参战。至于什么时候苏维埃联盟才能完成军事准备,这取决于朱亚什维利的决断。

    对此,朱亚什维利在最高军事会议上也做了明确的指示,就是如果德国一但开始在英伦三岛大举登陆或是在战场败象显露之时,就是苏军大举进攻之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期内德国人似乎还没有任何在英伦三岛大举登陆的迹象。

    莫洛托夫又抬头看了看表,他把文件放进了公文包里,他得去见朱亚什维得了……

    身上穿着一套没有任何军衔标致军装,个子不高,但身材非常结实的朱亚什维利吸着烟斗,在办公室里习惯性地来回踱着步,脚上的长筒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