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烈焰(一)

    三八、烈焰(一) (第2/3页)

掩护下前往加拿大避难。战时内阁的决议是即使本土沦陷,也决不投降。

    战时内阁的决议能够通过,这和乔治六世国王在背后的全力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在战前,英国内阁和议会婚姻不合法为由迫使亲德的爱德华八世国王退位,从而扶持反德的乔治六世继任,实际上就开始为这场战争作着准备。

    英国战时内阁和议会里的大多数人都很清楚,目前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并不是什么无关大局的地区冲突,而是一场争夺和捍卫欧洲和世界霸权的全面战争。这是一场新老霸主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之间并没有什么妥协的余地。现在投降,大英帝国肯定会失去一切,英联邦国家立刻就会冰消瓦解。如果坚持下去,大英帝国还有可能在美国人的支持下恢复昔日的荣光。

    当然,现在丘吉尔们自然不会知道美苏两国会在战后会以鼓动和支持全世界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方式来终结大英帝国的世界霸权,大英帝国依然会失去一切,最终沦为一个二流国家。现在的英国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当然不甘心步法国人的后尘,虽然德国方面给英国人开出的和平条件比法国要优厚得多。

    4700万英国人已经享受惯了日不落帝国从世界各地掠夺的财富,当然是不会轻易放弃这份巨大的利益的。

    这场战争虽然打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将近三个年头,却还没有显示出特别残酷的一面。德国海军虽然对英国进行了封锁,但是显得非常“人道”,还是允许运输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的商船前往英国,对于往来于美洲和英国的客轮和红十字医疗船只是实行例行检查,只要英国公民能够证实其非军人身份,就能够得到放行前往美洲“避难”。

    毕竟大家都是“主”的信徒。

    德国方面的政策很明确,就是英国的老弱妇孺可以跑,但青、壮年男子是绝对不允许轻易离开。

    在进入1942年以后,德国空军开始有计划地发动大规模的轰炸行动,以摧毁英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在舆论宣传的鼓动下,这也让普通的英国民众对德意志帝国充满了仇恨。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吃上饭的英国人自然是不会甘心认输。

    最高统帅部似乎也并不急于让英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