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烈焰(四)

    四一、烈焰(四) (第2/3页)

力还是陆海空三军装备水平,本身就要比另一时空中的第三帝国强大得多,而且除了1940年到1941年上半年有一小段调整期外,一直都在全力轰炸英国。再加上海军方面越来越严密的海上封锁,英国的战力物资已经消耗殆尽,此时的英国更象是另一时空1945年时即将战败时的日本,已经没有多大的抵抗能力了。

    由于目前的雷达探测水平还根本分辨不出来袭的机种,本就实力已经严重衰弱的英国战斗机部队出动了三分之一的战机进行升空拦截,却是徒劳无功,白白在天空中浪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这正中了德国空军的诡计。

    FaR-2“天火”2型导弹的射击精度甚至还不如后世大多数的远程火箭炮,但它确实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惯性制导武器。其实,这些导弹就是作为诱饵来吸引英国战斗机部队出战的。真正开始第一批攻击的是由1500多架战斗机所组成的六个攻击机群,这其中有超过一半都携带了航空炸*弹。

    经过三年战争,德英两国对于空军战术的理解和经验远超世界各国。战斗轰炸机的概念已经普遍被空军高层所接受,目前英德两国大部分的战斗机都能携带一枚250公斤的航弹来充当战术轰炸机来使用。

    耶顺内克大将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等英国战斗机燃油耗尽,不得不回到地面加油和补充弹药的时候,利用战斗机所携带的航弹,对英国的机场实施打击。

    本土作战的英国战斗机有很多战术上的有利条件,他们是在本土上空作战,距离作战目标很近,而且是在熟悉的本土战区空域。英国本土防空司令部的地面指挥系统十分完善,调动也很及时。因此,德国空军的战术十分明确,就是以数量上的优势来抵消英国空军的这些地利优势。

    对于大机群的进攻来说,对于作战的组织、协调和指挥都要有比较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飞行员,胡斯霍夫少校被调到了第26战斗机联队第4大队任指挥官,又重新回到了战场上。

    从德国本土的机场到作战目标城市的距离有600到750公里,飞机必须具有往返能力,再加上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必要燃料储备”,把这些都加在一起,进攻英国本土的飞机必须具备1800公里左右的航程。

    在另一时空,梅塞斯密特Me109战斗机的航程只有1000公里左右,这也是第三帝国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遭受失败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另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帝国的战斗机产量实际上是远低于英国的。

    即使如此,当年若是没有发动“东线战役”,第三帝国空军也有很大的可能会取得不列颠空战的最后胜利。

    在这个时空,BF-109战斗机的航程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1500公里的最大航程还是不能满足帝国空军对英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