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端阳

    第12章 端阳 (第2/3页)

的端午节用来纪念屈原,然而穿越后方才了解到,此时的端阳节与屈原并没有多大关系。

    据他从父亲张华以及大兄张祎身上得知,这个时代之所以要过端阳节,乃是因为五月乃是凶月。

    万物繁茂而阴气未尽,所以需要过节以趋吉避凶。正如《礼记·月令》中言: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

    说的是到了五月,白天开始变长,天气也越来越热,此时阴消阳长,正是阴阳相争的生死时刻,极其凶险。

    据他所知,曹操的老婆卞氏以及儿子曹冲、曹丕等人都是死于五月,这等尊贵的人物都逃脱不了五月的折磨,遑论普通的平民百姓?

    正是由于五月乃是凶月,所以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出生的人,也会被认为不祥,于是大量杀婴的事情在这一日出现。

    还记得前世读《史记》,在其中看到战国时代的孟尝君田文便是出生在五月,导致出生时被其父田婴下命令遗弃。

    而穿越以后,他更是无意中得知,后汉桓帝之时,号称“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一辈子活了八十二岁的大官僚胡广,便是因为出生在五月五日,从而被其父母遗弃的。

    “叔父,快随我一起挂桃符!”

    一大早张舆便奔入后院,见张韬在走廊里发呆,当下将之拉了起来,朝着大门奔去。

    他手里拿着稀奇古怪的物事,却是用红绳绑起的一串韭菜,在绳子的下方拴着一个陶罐,看上去分外惹眼。

    “此为何物?”前几次端阳节张韬并没有参与,这一次终于忍不住问了起来。

    “此乃蛊盅,镇压邪魔用的!”张舆得意洋洋地提起来,在张韬面前晃了晃,“快走吧,别人家都挂了,咱们也不能太晚了。”

    来到大门外,方才发现张府的下人早已忙碌了起来。

    在门楣两侧,挂着用桃木制成的“桃符”,上面是用五种颜色画成的符咒,却是与后世的春联有几分相似。

    而张舆手中的“蛊盅”,绑定着生姜、大葱与蒜头,挂在门户之上。见到叔父拿着蛊盅的一端反复查看,不由将蒜头凑到了张韬鼻下。

    “你这是做什么?”

    “叔父闻到什么味道了吗?”张舆见到张韬被大葱的气味冲的眼泪直流,不由神秘兮兮地问道。

    “不就是葱的味道么?”

    “这就对了!”张舆指着红绳,“一旦有邪魔冲击门户,便会被气味熏了下来,然后被朱锁绑定送入蛊盅之中……”

    张韬在侄儿张舆的讲解下,逐渐了解到一些不为人知的习俗,也逐渐将昨日之事抛诸脑后。生活终究需要过下去,不会因为烦恼而消失。

    挂好了桃符、蛊盅,二人又在庭院中玩耍片刻,到了巳时左右,张家的午宴便开始了。

    如同后世的节日,无论是什么节日,诞生的初衷为何,时间久了,初衷也便逐渐被人遗忘,而节日本身则成了当时人的消遣与寄托。

    此时的端阳节亦是如此。

    餐桌之上,放着制作而成的各种“角黍”【粽子】,然后是用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