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没法抄诗的穿越者……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四章 没法抄诗的穿越者…… (第1/3页)

    “圣人到……”门口的太监一声喊,才让整个澄心堂恢复到正常气氛来。

    李璟满面红光的步入其间,看样子中午和宠臣们喝得不错。

    众皇子一见赶忙齐齐迎接,李从善算是躲过一劫,而李璟身上淡淡的皇帝威严和文人气质,以及看到儿子后所不由自主流露出来的舔犊之情,也在无形中将李弘冀的杀气全数抵消掉。

    李璟摇摇晃晃走到那张椅子前,一屁股坐上去后,便将腿抬了起来,旁边的太监立刻跪下替他将脚上的六合一统靴除下。

    随即李璟熟练的将双腿往后一收,在凳子上盘腿而坐。

    李煜目瞪口呆之余,总算从这具身体原本的记忆中找到了答案,这就是所谓的胡坐。

    难怪这时代的椅子都特别宽大,不但李璟的御座是如此,旁边几张椅子仔细看看较之自己前世的电脑椅宽了一倍有余,原来是派这个用处的啊。

    五代时期是剧烈变革的时代,汉人传统的跪坐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不管是屁股搁在小腿上的跽坐,还是屁股凌空的正襟危坐,都不如盘腿的胡坐来得舒服。

    至于李煜这种现代人的坐法,在此时名为垂足坐,在正规场合依然会被视为不雅。

    但私下里,大家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的。

    其实隋唐之前跪坐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主要是那个时期的裤子都是没有裤裆,只能夹紧跪着。

    不管是胡坐还是垂足坐,都有可能让宾主双方兄弟坦诚相见。

    万一其中一方脑子里想到点色色的事情起了生理反应,落到对方眼里究竟是欣喜若狂还是大惊失色就不好说了。

    总之,到了南唐不管是裈还是绔终于进化出了裤裆,既保暖又文明,那么跪坐便自然而来的消亡。

    由此可见中国人历来是讲求实际的,绝不肯为了点莫名其妙的所谓礼法就让自己受罪,这点比至今还跪在榻榻米上的东边邻居们实在要好太多。

    照例,李璟会亲自逐一考校皇子们。

    先是学问经典,根据皇子年纪各有不同的考法,老五李良佐、老六李煜、老七李从善三人间不过相差两岁便归在一组中。

    李璟随便从《礼记•大学》中抽出几句,要求三人,当堂草成一文,格式不限、字数不限,但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且能自圆其说,写完后他会亲自品评。

    这种方式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科举考试,但不同之处在于并非要严格的代圣人立言,而是着力考察他们的的基本逻辑能力和文字功底。

    六七岁的那几个算是幼儿组,要求就低得多,只要能背几段《论语》、《孟子》便算过关,背得最熟的,李璟还会赏个算袋,玉佩之类的御用之物,以资奖励。

    等幼儿组结束,李煜所在的少儿组也差不多了,李璟拿过三篇文字来,逐一点评修正,每每语出,必有中的,让三个儿子也是心服口服。

    今天这一轮倒是年纪最小的老七李从善拿了彩头,一篇文章做得老成大气,浑圆工整,李璟高兴之下,把自己不离身的玉如意赏给他。

    李从善拿到后得意的瞥了两个哥哥一眼,算起来之前大多是李煜获胜,这次能压过一头,也是了不起的胜利。

    但李煜倒是并不在意,兔崽子今天的这场胜利,小半倒是自己主动让出去的,这种风头能少出就少出。

    这种级别的考校要赢还不简单,本身就对相关典籍烂熟于胸,尤其有优势的是知道后世八股文的写法。

    九十年代年代后期,启功、金克木、张中行的优秀学者曾联袂撰文讲解八股文的做法,后来还集结成册。

    李煜上辈子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对格式倒是了如指掌,奈何四书五经没好好读,虽然晓得大体框架,但依然写不出像样的八股来。

    但现在这具身体原本的记忆中对儒家各色经典可是熟悉的很啊。

    八股文虽然被批为臭狗屎,但其本身却是国人的智慧结晶,算是标准的议论文写作范式,只要照搬一下,何愁李璟不大声喝彩?

    但这么搞有什么意义呢?

    又不是一考定终身,考试定皇位。

    那个小屁孩要出风头就让他出去吧,而且他心里大致可以断定,李从善这篇文章多半是钟谟事先做好,或者是列了提纲给他的。

    反正这段时间李璟的重点在考察《大学》上,大学就那么几百字,提前作弊押题还是很方便的。

    还是那句话锋芒毕露为那般?

    他才十二岁,就算一路pk掉自己、五哥、二哥,上面还有三个大boss呢,这可不是一个钟谟所能抗衡,三体运动发动起来,只怕权倾朝野的宋国老都要退避三舍,所以干嘛这么急吼吼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