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训话初试

    第6章 训话初试 (第2/3页)

备,没有花费太大功夫,就用王承恩的几名手下从御马监找来的纸笔大致纪录下来,并如演讲稿一般的默念了几遍。

    因为挑选出来的少年还都算是知畏的老实孩子,因此在最初安顿下来的时候,刚刚新立的大营还算鸦雀无声。可是当一个时辰之后天色黑下来,又是开始似乎比较放松的晚膳的时候,就算刺头并不算多,陌生的孩子们见到一些零星交头接耳的人没有人管,也就渐渐的开始热闹起来。一开始的声音还不大,但渐渐的就如同菜市场一般,欢声笑语十丈之外似乎都可闻了。

    此时的庞天寿也在与刚刚纪录和背诵完自己准备的那些营规稿件的崇祯在饭后闲谈,这也是此时的崇祯特意要求的。

    “请问庞公公,面对此情,应该用什么办法让这些孩子们知道遵守营规营纪才好?”此时的崇祯用郑重而谦谨的口气问道。

    庞天寿心中一笑,知道这个没有多少领兵经验的少年天子有些见外了:“回陛下,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少年们初来乍到第一天,的确应该立规矩,让这些孩子们知敬畏。可是不能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法以则重。当尽快宣读军营法纪。这样,违犯的人在依据规矩来治罪才能让人心服。否则,上官在下面的人眼中就始终是个不讲理的外人,而不是真正能够认同的人。赢得认同,很多事情才能事倍功半。我中华百姓就是这一点儿好,其实就是在那些不讲理的刺头心中,也是有一杆秤对错的秤的。。。”

    听到庞天寿这样的话,此时崇祯在心中暗自揣摩也觉得多少有些道理,不像是忽悠。因此在饭后,就迅速来到了各校场边缘搭建好的同铺大帐当中。

    按照萧轩自己提出的要求,校场附近搭建好的临时军营营帐五帐为一组打通,二十五处大帐形成五大通铺效仿当年曾国藩湘军营制,并稍加凑合,暂时分组为五个百人队、亲兵队、前左右队、后左右队。还有一处比较大的如同蒙古汗王一般的大帐,足有方圆五丈大概二百平米左右的样子,为五百人一起集体用饭的地方。按照初步设想,当然也是平日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