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细节决定火力

    第43章 细节决定火力 (第2/3页)

    炮击接连不断的阵阵展开,在几分钟的时间内一共展开了四轮攻击。数万发重量轻则一两重则三四两的弹丸构成的密集的弹雨中,依托工事防御的官兵们也至少数十人中弹。虽然处于对手轰击和暴露在堑壕内的人大多有铠甲,不按照规定露头张望的炮手也有有十余人伤亡,不过所幸负伤都还并不算严重,仅仅只有两人因为很不走运的额头被弹丸砸中而战亡。

    但仅仅是这些伤亡,也让成军不过半月,初临战争近卫营官兵们选拔出的炮手中很多人不由的把头缩到了战壕之内。这也让萧轩发现了一个问题:近代军队的模式似乎不太适合这种兵力比较分散并且位于堑壕暗堡内交战的情况。这或许就是大英帝国军队在前装枪时代表现优秀,而到了二十世纪就问题重重的原因?

    萧轩当然也意识到了这样被动的交手持续下去会有什么后果。亲自挨个来到阵地四角的堑壕内鼓舞士气:“这次你们也见到了,敌人发射的霰弹只要不是非常不走运的命中你们没有保护的头部面门又或者双手,并不会带来太过严重的杀伤,也威胁不到你们身上那些挑选出来的铠甲。如果你们再这样消极,忘了军纪与平时的训练,那么与其一会儿让冲过来的敌人砍你们的首级,不如现在就让你们死在大庭广众之下,好歹还能起到杀鸡骇猴的作用!”

    身为君王亲临一线带来的鼓舞还有临阵的威胁终究起到了一些作用。在最初的恐慌之后至少半暴露在虎炮掩体之内的炮手们拉好了被覆顶板,同样开始以火器向着敌军的方向展开了试射还击。

    炮口的调整是在交战前就大致估算好了。按照之前制造出来的水平吊锤尺,战前的不少次实际测试制造出的木制瞄准装置大致判断好距离之后,炮口的角度就早已在木制瞄准套筒上对准并锁定了方向。固定标准的装药也早就准备好了。

    为了防止不同批次的火药性能差距太大,实践中萧轩也总结出了混用不同地方、不同来源的火药制成定装药包。这样既能够避免火药偶尔威力奇大带来的炸膛---或者说在炸膛风险一定的情况下提高装药标准,也尽可能的提高了攻击抛射的精度。

    为了弹丸散布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