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武德丰沛”

    第86章 “武德丰沛” (第2/3页)

弱的现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知耻,而不是如同某些文人一样,把敌人的勇武描绘为‘野蛮’‘残暴’。在朕看来这些强敌一点儿都不‘蛮夷’,而是‘勇信者贵’。要知道他们的身后并没有什么督战队,他们的年纪看起来也不大。如果没有对家人的仁爱或是对主家的忠诚,就不会在没有上面监督,自身拥有强大武力的情况下也能如此。”

    萧轩继续有感而发毫不忌讳的说道:“自古以来中原成王败寇,只要是敌人或者‘败寇’就把一切否定的恶言加之于身,丑化之。只要是立场敌对的人,就先评价其道德是如何如何的不堪。可在朕看来,满军---对,就是满军,而不是东虏,建奴。他们自身的勇武证明了他们比绝大多数明军更有道德。在死亡威胁和艰难困苦面前的表现,也就是战争面前,才是最有效的人品试金石。战场上的表现胜过其他大多数自吹自擂。你们相不相信一支没有道德意识,上层不团结或者上下不团结,又或者没有对训练乃至兵器做工拥有认真态度的‘蛮夷’军队能够拥有这样的战斗力?朕以前似乎给你们提过什么叫‘武德丰沛’这就叫做‘武德丰沛’,你们要向敌人的勇敢学习,最终成为在武德品质上超越敌人的人!而不是朕以前所说够的‘散沙不堪’。。。”

    这番话当然是萧轩回想自己所认知的一战前西方社会文化与东方的对比才做出的决定。如果一支军队单纯为了“道义”“正义”而战,那是很不可靠的。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一种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治观点都可以从“大义”“哲学”找到否定它的理由、任何一个政权的统治阶级不论好坏都可以从哲学上否定它的合法性。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求军队内部没有种种弊端形成比较良好的集体主义,都未必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不建立对勇武本身的崇尚,军队的战斗力仅仅依靠对某个将军或领袖的崇尚,或者对某派政治观点或某套政治逻辑的崇尚,那显然会对军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