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谋定

    正文 第五章 谋定 (第2/3页)

诚的核心队伍。其次就是经济实力,后世的经济学就讲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的经济实力,再强大的队伍也只是沙滩上的城堡。第三是要有信念支撑,也就是说心里得有一个努力的方向,毛太祖带着一支乞丐队伍走了两万五千里靠的就是一个信念。

    古浩天把自己闷在房间里想了半天,也就想了这几点。可对照这几点他感觉自己差距太大,队伍充其量也就三个人,经济方面古家倒是有一点基础,但要作为基业的保障,那还差十万八千里,其它方面就更无从谈起。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古浩天决定从现有条件做起。

    古家庄百来户人家,有可用人丁二百来人,这其中古家佃户和本家占绝大多数。古桢对待佃户和村民态度尚好,民望不错,且古浩天两次救人事件,在村民中赢得很大的声誉,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其父。所以在古家庄拉上第一支小队伍还是有基础的。

    财富积累上,古浩天认为目前只能依靠古家现有的商业基础,再开发几个赚钱的产业。在这一方面他仔细思考了自己所掌握的一些后世的知识,同时参考各路穿越大神的起家本领,最终决定选择蒸馏酒。一是古家本是做粮油的,有原材料;二是有广泛的市场,而且产品垄断;三是这种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关键是自己会但这时代还没人会。

    既然定下了方案,那就马上行动,古浩天深感时不待我。要迈过的第一道关,却是其父古桢。古浩天想了多种方法,最后还觉得神仙最好用。于是在一个夜晚,在古桢的书房里古家父子密谈了半夜,然后古桢决定给儿子全部的支持。对于这一次的书房对话,后世史学家称之谓“书房定鼎”。

    很快到了年终,古浩天牵头在古家庄组织了周朝史无前例的年终慰问行动。他让卞忠宰杀了一批猪羊,并从县城买回一些新奇的布料,他知道对于当前尚且温饱,但手无余钱的村民来说,这些东西比粮食更有吸引力。

    古家小官人的年终慰问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全村民众感恩戴德。而且影响远远出了古家村。

    某处庙会。

    “听说,古家庄的小官人给全村老少送吃穿哩。”一个老人羡慕的说。

    “鸟,这些地主老爷只顾自个享福,那管穷人死活。”一个汉子愤愤的怼了一句。

    “老哥这话说的就不在理了,别的不知道,但俺村古家小官人那是一等一的仁义,舍命救人大伙总知道吧,你们看俺身上这新衣裳就是小官人送的面料做的。”一个古家庄的村民抖了抖身上的新衣服神气的说。

    “是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