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诡辩之术

    第110章 诡辩之术 (第2/3页)

唐王在内,以及众多朝中大臣们无不纷纷点头,想不到长平王小小年纪,就有此精辟的见解,不愧是唐王之子,将来必然会成为国之栋梁。

    “所以呢?你解释了这么多?与你殴打高句丽王子又有什么关系呢?”唐王问道。

    李长生又说道:“父皇莫急,儿臣还有一言没有说完呢。”

    “说!!”

    “吾大唐帝国屹立华夏大地,父皇更是开创盛唐繁华之象,我们从来不招惹别人,但也不惧任何人的威胁,任何胆敢触犯天朝威压者,定斩不赦。”

    李长生说出这话,突然之间,火药味变得十足,而一旁听政的金泰成更是吓的浑身一哆嗦,在他上书陈表中,皆是隐瞒了自己的过失,肆意夸大了李长生等人的错误,以此换来了唐王的震怒。

    他的这番话,唐王自然是听出了言外之意,李长生所言,无不是暗讽高句丽故意挑起事端。而自己是迫于无奈才反击的。

    要是连这一层深意都听不出的话,李牧尘也不会登上这九五之尊的宝座。

    “长平王,说出此等话来,不觉有些言过其实吗?”唐王说道。

    李长生瞥了一眼金泰成,嘴角挽起一抹弧度,说道:“无中生有。可视为言过其实,若是实在存有此事,又该如何说算呢?”

    “什么意思?”

    “父皇不是一直想问儿臣,方才所辩之言与儿臣殴打王子之事有何关联吗?”李长生说道,“昨日,金泰成当街调戏民女。视王法于无物,儿臣所行之行径乃是为民除害的义举,请问又何罪之有?!”

    之前李长生做了长篇大论坐铺垫,如今将事由全盘说出,朝臣们要是敢反驳的话,就等于否定了帝国之根本。治国之重器的要论。

    民心、律法、良法此三者便是李长生最大的依仗,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是拳脚相加,而是以理服人。

    而此时,李长生故意隐去了两位公主的过失,将责任一并给拦了过来,可唐王岂会两位公主的行径呢?既然李长生主动揽下来。也不会故意的戳穿。

    “还有这种事?!”

    “儿臣所言,句句属实,如若父皇不信的话,尽可派人去调查,昨日街上的百姓都可以为儿臣作证。”

    两国之间的关系固然重要,可若异国之人在本国胡作非为。而故意偏袒的话,维持了两国的友谊,却失掉了民心。

    两者之间,孰轻孰重李牧尘自有掂量。

    况且高句丽本就是弹丸小国,不足为虑,而此没有双方依然保持着泡沫关系。只不过是大唐不愿与之开战罢了。

    起初,唐王也曾是攻打高句丽,虽说告胜,却没有伤其根本,要是大兵压境,高句丽必然难以支撑。

    届时。从东北鸭绿江南下,从渤海湾经海路出面,海陆两军形成合围之势,其必然难以招架,不过,耗费的军力财力也不是个小数目。这才是唐王答应高句丽和谈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两国本就是不在一个等级上面,大唐帝国,万邦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