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变化

    第三百零六章:变化 (第2/3页)

    莫凡看向凯恩。

    凯恩无奈的两手一摊:“老板吩咐,资金方面一定全力支持。放心大胆的敢,另外,研发中心最好弄几间高精度工厂,生产纯度更高的长生素。既然普通长生素在所有人眼里是亏本出售,那高纯度长生素,可以适当卖贵一些,贴补些家用。”

    莫凡竖起个大拇指,但这个必须在满足普通长生素满足世界需求的条件以后。

    莫凡想了想,亲自给中远集团董事长打了个电话,让他那边的速度快一些。中远集团现在是世界当之无愧的最大企业,各领域全面开花,有些订单排到2050年以后了。

    莫凡说了建造几个工厂岛屿,中远董事长当场保证用最快的速度建造。而且采用浮岛和工厂一体的设计,甚至基础设施直接打印在大面,用最快的速度,长生2岛,2个月就能完成。不过生产长生素的设备,都是高精度设备,满足年产100亿粒,最起码要2年时间。

    两年,太久了

    莫凡要求一年,且必须在一年内完成,然后就挂了电话。

    ……

    长生素从蓝藻中提取,是蓝藻最精华的部分。1粒长生素,需要1公斤干燥的蓝藻,实际提取物只有2克左右。剩下的是‘废渣’……

    生产过程严格把控,以至于废渣也是非常的干净。

    之前,马特他们尝试用蓝藻废渣加工食物,做出来的食谱还挺好吃。有海菜特有的鲜味,蓝藻含有多种有机物和碘、钾、钙、铁等元素,还含蛋白质、脂肪酸、糖类、多种维生素和尼克酸等,可以作为食品……但毕竟是废渣,制作成食物,就怕普通人接受不了。后来,这些废渣经过简单的发酵处理,一部分运送到青山岛作为生物肥料,另一部分运送到蓝藻养殖场抛洒到海里,作为该海域的生物养料……另外就是混合鱼骨粉,送去了深海养鱼场,作为鱼饲料。

    如此做法有些浪费。不过在蓝藻养殖场,多层养殖技术已经成功,蓝藻进入量产阶段。每天可以收割蓝藻几千万公斤,今后的产量还会继续扩大。

    蓝藻,因为长生素的大名,已经作为菜谱出现在华夏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鲜活蓝藻,批发价每公斤10元人民币,每天能出货三千多万公斤,也就是三万多吨,都开始出口海外。

    蓝藻在国内算不得昂贵,但在国外,犹豫市场需求,某些地区卖到了天价。出口国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