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永远的插队生

    310、永远的插队生 (第2/3页)

种类型的创业申请,但能够被筛选走上路演台的仅仅不到二十份,而且这其中能被同意开始组建创业小组孵化的仅有五份,其他十多份都被要求作出更详尽的深度计划书来,要不就是计划书还行,一旦走上台就开始哆嗦说不出话来。

    学创中心都给打回去,要求起码找个能公开演讲项目的人进入团队再来。

    但是所有做出正规计划书的同学,都能得到一张身份IC卡,随时能前往学创中心观看倾听其他团队小组的路演。

    几乎每天都有一场路演的状况,迅速在江大掀起这种议论热潮。

    哪怕有人还在讽刺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是多么低下,这么多人去创业不过是炮灰,可有梦想的年轻人终究还是层出不穷,整个江大起码在五月前往六月的时候,大家关注的焦点不是游戏、不是追星,而是难得的一种学术氛围。

    甚至有人为了去看路演,特别做出异想天开的计划书来获取那张进入IC卡。

    而学创中心的十多位在校学生,就太容易被各自同学老师,在校园、宿舍、教室碰见询问关于创业中心的事情了。

    因为江大正式宣布对房车研发中心注资一百万,建立一个设备完善的高技术含量研发中心,厂房区都要重新装修改建,起码在那高高的大厂房里,也要隔出个二层作为办公室、研究部门,楼下是实际操作空间。

    同时模型公司也获得了一百二十万的资金注入,收购兼并了冀老板的模型厂,正式把两边都合并生产者制作办公,同样也要把大厂房的二层空间利用起来。

    反正都涉及到要搞消防许可,索性把整个这栋厂房的“社会实践基地”,改造成中间有休息咖啡吧的创业样板工程。

    一定要打造得美轮美奂的。

    所以这两百多万投入的意义仅仅就是这两家公司?

    这就是现实意义上的千金买马骨啊!

    哪怕是毫无用处的马骨都值得买,更何况这两家公司是真的能够产生效益回馈江大学创中心。

    就是要做给江大学子看,以前各种专业项目,资金控制都把控在教授老师或者院系部门手中,普通学生很难有自发形成科研项目的机会。

    现在机会就摆在面前了!

    而且财税政策从之前西城区优惠政策,直接上升到江大上报的创业创新项目中去。

    冀冬阳这样的小微企业老板,简直喜笑颜开迫不及待,因为光是一年各种税收减免、抵扣,都和他求爹爹告奶奶的艰难生存两个概念。

    那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纯利润啊。

    大树底下就是好乘凉。

    公众号迅速吸纳了数千名学生粉丝,也就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