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

    693、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 (第2/3页)

作坊,用肉眼都能观察到。

    现在一家农产品电商,从外观看得出来产销量么,一车车封得严严实实的物流货车能知道里面是多少货物?

    号称旅游开发乡村旅游的产业收入实际流水,用看能看得到么?

    打着农林牧渔加工各种招牌的特色小镇,经营模式已经和一百年前只能农耕水田晚上点灯的原始农业社会天翻地覆,默默的站在旁边观察,记录到的始终只是些皮毛数据。

    虽然能够比较直观的得出,这个小镇经营得好不好,但没法用量化数据来说明问题。

    特别是随手翻看一个偏僻到几百公里外的很偏远特色小镇,都能号称自己有五个多亿的年产值,这让转悠在里面的徐沐荣赌咒发誓:“我不相信……”

    钱多多也挠头:“几万人的镇,平摊到每人也就一万,江州的人均GDP能有五万呢,这……都特色小镇了,还属于平均线以下五分之一,真好意思说自己是特色小镇?啥特色呢?”

    徐沐荣的意思是:“怎么看都不像有五个亿在流转的地方啊,五个亿啊,不是五碗面!”

    所以这统计口的事情啊,随便怎么换个角度算算,就对不上号。

    钱多多真的没有自命为黑超先锋,非要揭示这个数据弄虚作假的事情,但没有第一手的翔实数据,没法做出调研报告啊。

    就像医生现在不要求病人做一系列的验血、心电图、CT之类检查,就没法诊断治病一样。

    怎么办?

    钱多多自己都是从乡下出来的,在基层做干部的亲戚好几个,无比清楚自己拿着尚方宝剑下去要求各方配合提供数据的不现实,真以为市里面省里面来的调查组,就能让他们把所有数据一清二楚的报出来?

    那是做梦。

    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管理起来的难度,真以为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钱多多开始有点懂为什么副市长对现有的特色小镇不满意了。

    明明要求的是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特色小镇,看看徐沐荣去面对的是什么小镇,就是个妥妥的普通建制镇啊,行政划分的建制镇,有几万人口的建制镇。

    几万人都是什么样的企业了,这样的镇能产生什么样的经济效益?

    看看全国模范示范的特色小镇,譬如华东的乌镇、周庄,这些镇都是把旅游的那一块划分出去独立运营,然后周边建制镇的人口为这些旅游小镇提供从人力资源到配套服务。

    这些动不动就是几万人的建制镇,就是来蹭名额的吧,而且还是江州市下面每个县平均分配一个名额。

    这不是发展特色小镇经济,是平均分配补贴资源的吧?

    实际上那点本来希望能驱动发展的补贴资金,散发到几万人的镇子里,每人能分一丁点。

    这就好比本来应该是灌进汽车里面带大家摆脱困境的汽油,却被大家在冰雪天里先围在车旁边点燃烤火了,短暂的一点点温暖之后呢?

    只剩下更加严酷的现实。

    钱多多只能请各调研人员,在乡镇呆够一周时间。

    起码能够从周一到周日,完整的观察到每个特色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