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深渊旁(上)

    第八百四十三章 深渊旁(上) (第2/3页)

些反抗者从来没有脱战,“十三区”就根本称不上是什么“庇护所”,反抗组织早死绝了。

    这与以前墨拉乃至黑狮等人对相关事态的描述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就是问题所在。

    墨拉对罗南的眼神非常敏感,当下笑吟吟上前一步,凑得更近了些:“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我可以解释的。”

    罗南这次根本不抬头,只一句“回头找你”,继续看何阅音的注释。

    何阅音没有给罗南打哑谜,而是在标注后给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结论:

    “追猎者”极可能不同源。

    这短短一句话,却是多少人多年分析、斟酌,最终得出的结论。

    当年那年闷头闯进“十三区”的奴隶矿工,其实并没有特别强力的人物。遭遇持续追捕猎杀,大部分时间只顾得逃命,纵使后来逃出生天,更多还是侥幸。他们脑子里根本没有“十三区”的概念,也不知道怎地就逃回到地球,对于“始终”没放过他们的“追猎者”,很难得出清晰认知。

    要么是人,要么是机械,要么是人和机械的杂揉体……没有别的。

    可此“追猎者”,是不是彼“追猎者”,他们无法确认。

    何阅音在随后的注释中给出了更关键的证据。

    在逃亡后期,这些幸运儿能够“以战养战”,在那般恶劣环境下,偶尔反杀“追猎者”,夺其装备甚至是义肢、机芯为己用,在恶劣条件下完成自我改造,不论有无后患,这种“通用和适配性能”,是深蓝世界放出的技术体系一贯缺乏的。

    尤其是实物装备的解析,能够看出,典型的量产工艺,技术类似,兼容性却更好。

    李维可没那么大方。

    何阅音继续给出一些结论和推论:

    第一,深蓝世界的“石壳太阳”矿区内部,确实存在一个“十三区”,但内外分界线并不是那么清晰;其范围与“石壳太阳”体积不成比例,至少在那些“幸运儿”的感官上是如此。

    第二,“十三区”存在防御和清除机制,对闯入人员怀有深重敌意,进行无沟通的追捕猎杀。

    第三,“十三区”与李维方面存在一些相似点,都具备超出地球水准的形神改造技术,且前者能够兼容后者。

    第四,“十三区”的“追猎者”中有改造人,可这个人力资源的来头很微妙,是之前陷进去又被继续改造控制的“奴隶矿工”,还是另有来路,无法确定。

    ……

    罗南一条条看下来,并没有看到何阅音,或者说是“竹蜻蜓”方面给出的综合性结论,或许是他现在的权限还不够,又或者对方给他留出自我判断的空间。

    想了想,罗南抬头问何阅音:“类似事件,只发生这一回?”

    墨拉虽未看到何阅音的注释,判断力却还在,知道罗南是说什么,先笑起来:“有前车之鉴,就算再有幸运儿,也不会去自寻死路了吧。”

    何阅音似也是苦笑,微幅点头。

    果然还是“移交”了。

    所以也怪不得会有“竹蜻蜓”这种派系,在李维阴影覆盖下,地球传统军政势力行事风格委实一言难尽。

    对墨拉、何阅音给出的资料,罗南也没有轻率得出结论。

    他又重头看了遍,这回主要是墨拉提供的基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