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第一块(上)

    第八百五十七章 第一块(上) (第2/3页)

规则碎片,有的直接粘附在巨大「饵物」外围,形成了如星球般厚重但又不规则的外壳;有的则如同伴行的大小卫星,如环如卷如风暴,覆盖了更加广阔的范

    围。这些规则碎片,有的确实已无活性,只作为遗骸遗迹而存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残留着活性痕迹,便是原本很微弱,也被那个巨大「饵物」辐射出来的力量催化,

    有所复苏。

    所以,那片区域环境,倒和罗南「手搓时空」的前期阶段差不多。

    都是不断捕获、抹杀附近规则碎片的活性,收集样本,并将其充做「手搓时空」的建筑基材。

    蛇语就是专门做这些事的。

    而在对面,这些已经形成了全自动的机制,不断有新的碎片融入,但也会因为无规律的时空跳转,甩脱掉一部分,形成了盈缩无定,复杂多变的生态。

    既然如此,就参照着早期「手搓时空」时相应的烈度,加强它个百倍、千倍……很符合逻辑。

    所以,现阶段的「中继站」,多半是接不下来的,也没必要硬碰硬。

    瑞雯强调的就是「锁住」,「碰撞」只会造成更多意外。

    现在,罗南已经基本明确瑞雯在做什么了:过去这段

    时间,她与被拽进雾气迷宫来的、刚刚形成了基本意识萌芽的「百峰君」走得很近。这个「百峰君」,与世人理解中的那个「百峰君」有那么些差异。它其实

    是在过去几十年,围绕「巨大饵物」形成的反馈机制基础上,又被罗南以梦境游戏、磁光云母等等手段,催化出来的一个灵智,类似于幻想种。

    或许可以给它一个新的代号:浑敦。浑敦同样可以控制、影响山区各种畸变资源,聚合力量,而且有了一个明确的灵智核心,甚至比原版的「百峰君」有着更强的杀伤力。可是,原版「百峰君」围绕「

    巨大饵物」的核心机制,是它无法改变的。

    某种意义上,罗南这边等于是掌控了「百峰君」的「大脑」,但是支持它不可思议生命模式的「心脏」,并不以意志为转移,甚至可能有其自带的意志也说不定。

    人类的大脑也无法控制心脏,可它们终究包裹在一个皮囊里面,是一个彼此协同的体系。

    「浑敦」和原版「百峰君」,却有着过于悬殊的差异区隔,绝对是个隐患。

    瑞雯过去这段时间,就是一个通过「大脑」找「心脏」的过程。

    现在,她已经找到了。接下来,就是要完全接管。

    这节奏……太快了。如今回想,瑞雯怕是从那场惊世骇俗的「三尖顶之战」后,便着手此事,凭着她在雾气迷宫中无以伦比的机动力,还有这段时间,与罗南共享的各「活性星辰」布局

    信息,终于捕捉到「心脏」,嗯,就是那个让李维也念念不忘的巨大「饵物」,并着手转移回来。

    如此雷厉风行,且卓有成效。罗南自诩节奏与常人不同,想在狭小的「窗口期」做出好大事情,可相比之下,还是甘拜下风。

    至于李维那帮人……怕不是要疯?

    罗南单手按着「玻璃幕墙」,下意识笑起来,可很快又敛去笑容,如今未竞全功,还不到中场开香槟的时候。根据他的理解,瑞雯能够将巨大「饵物」带回,是趁着它所在区域无规则位移,与「中继站」周边区域的规则环境相接触的机会,发力「撬动」,利用「中继站」的规则

    吸引力,使巨大「饵物」往中继站这边「滚动」……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数量级的差异也要考虑。

    罗南和瑞雯最多就是在巨大「饵物」与「中继站」之间,扯了一根布条,让前者沿着这个布条滑过来。根据瑞雯的形容,巨大「饵物」无疑相当于万钧巨石,细薄的布条想要撑住并规定它的方向太难了,脱轨变线的机率极大,就算是「滑」过来,也绝对不要妄想能够

    「控制速度」之类,能不能拘得住,实是未知数。

    越是这样想,罗南越觉得,便是他侥幸发现了巨大「饵物」位置,也不会像瑞雯这么做。

    可既然已经在推进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罗南再次咧了咧嘴,盯视「沙尘暴」的迷障之后,越发明亮的光华。此时再看,它已经不再像是一颗浑圆的珠子或是什么星辰,开始有了一些不太规则的轮廓。这仍然不是纯凭眼力所能分辨的,而是罗南与瑞雯之间快速往来的信

    息交换,使得他对那边的情况有了一个最基础的了解,相应的「中继站」这边的天穹滤镜,也将那边的情况做了一定的还原。

    这时候,「中继站」各处飞出来多个「载具」,有大有小,都在向罗南指定的方位转移。武皇陛下要求要有一个好的「观景位」,罗南就让他们汇聚在作为「中继站」卫星存在的「树洞空间」周围。那边仍然是「中继站」规则范围内,可以比较真切地体现后

    续的时空变化影响和相应的冲击波动。

    而若冲击超过预期,几位超

    凡种在那里,至少能够帮着罗南保护一下对他而言,比「中继站」更加重要的「树洞空间」。

    这是最后一个需要他分心的事项,随即罗南就集中注意力,也闭上眼睛。

    他不再需要多重受限的目见情形作为判断依据。也是这一刻,他身前的「玻璃幕墙」砰然粉碎,沙尘暴狂涌而入,亿万微尘颗粒吞没了「玻璃幕墙」所有的碎片,却无法奈何罗南分毫,只能向他身后持续推进破坏

    。但仔细去看,其实「中继站」的内部结构,在「沙尘暴」侵蚀之前,就先一步崩解,甚至这崩解开来的碎片,还抢先反扑回来,将「沙尘」,亦即那些破碎的、无法还

    原的「规则碎片」吞噬掉,而且随即就进行了简单排布,形成了看上去粗陋,却仍然有着规则架构的松散结构。

    就好像是烟尘碎石,浮空拼合,固然是千疮百孔,却已见生动的基本轮廓——如同在泥塘中奋力挣扎,甩开了无数泥点,面目全非却仍然展翅欲飞的大鸟。

    这个看上去随时都可能散架的粗犷大鸟,就这样冲过了罗南立身的区域,淹没了他;随即又冲过了「玻璃幕墙」原有的边界,向着沙尘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