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引以为戒

    第880章 引以为戒 (第3/3页)

,真若有朝一日得握大权,只怕早年间这些功臣良将都得让他杀个干净利落。

    江夏王之所以坐守雍州固然有局势复杂之故,只怕他自己心里也在犹疑。

    可惜,人在局中,他的这些犹疑又何尝不在他人眼中?

    谢显叹了口气。

    有时人就是私心杂念太多,反而失了往日的精明,看来他日后可要引以为戒。

    “戒什么?”萧宝信问?

    谢显回过神,“当断则断,当机立断。”

    ###

    转眼就到了九月,总算有好消息传回来,北吴退兵了。

    这其中还是杨劭立了大功,萧司空在前线与北吴列架子厮杀,他则奉命跨过大后方直接把北吴的粮草一把火给烧了。

    北吴本来这仗打的就辛苦,全凭吴王一口气强撑着。

    这下粮草一没,再被萧司空偷袭,里外夹攻,北吴全面溃败,被萧司空与江夏王合兵追击打的落荒而逃。

    萧司空更是趁机推到了潼关前后,打下来了北吴七八座城池。

    永平帝终于松下一口气,没被人端了老巢,闹了内贼窝里反就好了。

    至于再是否继续追击,几乎朝野共通的一个意见就是适可而止。

    大梁打了几年的仗了,可以说永平帝登基几年就打了几年,大梁国库空虚,真打不起了,占点儿便宜见好就收吧。

    当即永平帝下了圣旨。

    临川王反,死了一批,清了一批,和北吴军对垒又死了一批,荆雍两州立刻就腾出来不少空位,都不用永平帝有什么表态,建康城的世家都快抢破头了。

    萧宝树是不能留在荆雍两州的,永平帝表示自己受不住皇妹一句一句的昏君了,那是戳他肺管子。

    虽说是亲妹子,听多了也是怪刺耳扎心的。

    再者他也不想萧家出两任刺史,向来没这规矩。

    萧宝山为人无趣又古板,但还在四平八稳,在江州几年挣扎着也算打下了根基,这时候调他回来有害无益,且让他舒坦地坐享高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