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何处是我家

    第十四章 何处是我家 (第3/3页)

太强烈的刺激,其实是不想让陈子锟和黑手党牵扯上关系。

    迎接陈子锟的车队足有上百辆之多,一路开回曼哈顿的路上,纽约警察局的摩托警帮着开道,所有车打着双闪,电视台的面包车随行现场直播,沿途无数围观群众,挥舞着小旗帜,孩子坐在父亲脖子上向车队敬着礼。

    途径乔治华盛顿大桥的时候,悬索大桥门梁上忽然垂下一面巨幅美国星条旗,上面写着一行字“欢迎回家”,无数身穿军装的退伍军人列队在大桥两旁敬礼。

    陈子锟的眼睛有些湿润,他并沒有为美国做出什么贡献,却受到这种规格的迎接,而在他努力为之奋斗奉献一生的祖国,却被打到万劫不复的境地,如此天差地别,让人不禁唏嘘。

    车队进入曼哈顿,遇到车辆都鸣笛致敬,一直开到陈家公寓门口,这里已经腾出了足够的房间供他们居住。

    当晚,纽约上流社会宴请陈子锟,共和党参议员理查德.尼克松与陈子锟亲切握手,说自己二战时期在海军当少校的时候就听过陈子锟的英勇事迹,是他的忠实崇拜者。

    “将军,祝贺你越过铁幕,投奔自由世界。”尼克松激情难耐,忍不住当众发表了一个小小的演讲,抨击了明煮党政斧一番。

    记者们见缝插针,猛拍照片,将尼克松与陈子锟的合影定格在历史上。

    陈子锟的手被尼克松握的太久,汗津津的很难受,正悄悄擦手,忽然旁边走來一个六十岁的华裔男子,谦卑而恭谨的伸出手:“陈将军,您好,我是谭古德,在马來亚有个橡胶园。”

    “幸会。”陈子锟敷衍的和他握握手。

    “犬子和您女儿是朋友。”谭古德笑着说,期待陈子锟回应。

    “哦,是吗,失陪。”陈子锟点点头,端着酒杯走开了。

    谭先生尴尬的笑,不过心里很得意,至少已经搭上话了,将來还愁不把陈家的女儿娶过來了。

    ……

    在纽约稍事休整后,陈子锟前往华盛顿,超规格的欢迎仪式在等待他,一支美国陆军仪仗队等候他的检阅。

    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海军陆战队司令官,乔治.霍华德四星上将主持了欢迎仪式,随后林登.约翰逊总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接见了陈子锟。

    全美人民在电视上目睹了这一历史时刻。

    大洋彼岸的神州大地,伟大的文化大革命依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江东、北泰的街头,标语大字报糊满墙,高音喇叭里革命歌曲激动人心,各种运动层出不穷,陈子锟这个名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与记忆……

    1970年,陈姣与谭鹤在夏威夷结婚,次年诞下一女。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国务院特别顾问陈子锟的名字出现在出访名单中,有关外交部门经请示中央,拒批陈子锟的入境签证。

    1976年,新中国的创建者陆续离世,中央一举粉碎***反革命集团,此前被打成反革命、右派的知识分子、官员开始平反。

    1982年,江东省委下属淮江曰报社社长阮铭川带团赴美考察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业,首站纽约,美方纽约时报社组织欢迎会,会上中方代表团的书记向美方请教,纽约市委是如何管理纽约时报的。

    会后,阮铭川与陈子锟见面,告诉他祖国大陆正在发生的种种激动人心的事情,而陈北一家的死,以及女儿陈嫣已不在人世的消息,却让陈子锟心灰意冷,婉拒了阮铭川请他回去看看的邀请,